高压不太高低压高,选择什么降压药?

来源: 锦屏县人民医院/jpxrmyy-7221727

来源丨李青大夫  作者丨李青

一、收缩压和舒张压是怎么形成的?

人体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它们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心脏就像一个泵,日夜不停、有节律地搏动着,使血液在循环系统内川流不息。

当心脏收缩时,大量的血液瞬间排进血管,大动脉内的压力骤然,这时的血压称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当心脏舒张时,心脏不再向血管内排放血液,收缩期扩张的血管因为弹性而回缩,继续推动血液向前流动,所以血管内仍然保持一定的压力,这时的压力就是舒张压,俗称低压。

决定血压的因素是动脉的弹性和心脏的收缩力

动脉的弹性和心脏的收缩力正常,血压就正常。如果动脉弹性降低,管壁的缓冲功能明显下降,心脏收缩时大动脉扩张幅度减小,收缩压很高;而心脏舒张时动脉的回缩能力也减低,舒张压就会很低。这种情况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主要见于血管弹性下降的老年人。

当心率增快,心脏的舒张期明显缩短,大动脉总是处于高压状态,舒张压就会升高;或者外周血管阻力增大,使得心脏收缩时血液向全身传输受阻,到了舒张期大动脉内仍滞留较多血液,舒张压也会增高,这种情况多见于中青年人。

总而言之,焦虑不安,精神紧张,肥胖少动,睡眠不足,抽烟饮酒等,都会引起心率增快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大,最终导致舒张压升高。

二、怎样有效降低舒张压?

首先改变生活习惯,减肥运动,规律睡眠,调整心态,戒烟限酒等,早期轻度舒张压升高甚至可以不用药物就能控制达标。

针对舒张压高的降压药物:

1、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二者都是针对血管紧张素II而发挥降压作用,同时,也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通过减慢心率和扩张血管来降低舒张压。

沙坦类和普利类只能选其一,二者不能联合使用。

2、β受体阻断剂:主要选用第二代的β受体阻断剂比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比索洛尔(康忻)等,和第三类的β受体阻断剂比如阿罗洛尔、卡维地洛、拉贝洛尔等。

β受体阻断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而降低舒张压,对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引起的舒张压升高更具优势。

附:高血压用药十大误区

摘自:《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

一、根据症状估计血压高低,凭感觉用药

有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如每周至少测量血压1次。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计血压。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二、不愿意过早服药

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用药。这都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除非早期的轻度高血压,通过严格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者不需要用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治疗获益越大。

血压升高的主要危害是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血管,损害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其远期预后越好。不要等到发展到心、脑、肾脏器损害时再用药,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三、降压治疗,血压正常了就停药

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而自行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

高血压和伤风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这就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坚持服药是高血压患者的长寿之路”。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达标后,小心地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只对那些能够严格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可以减药量。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

四、只服药、不看效果

有些人以为只要服药就万事大吉,再也不用担心了,不关注自己的血压值,不定期测量血压,这样不能保证血压长期平稳达标。

另外,降压原则强调个体化用药,其中一项便是坚持定期对血压进行监测并记录,以便掌握用药与血压变化的关系,了解需要用多大剂量或怎样联合用药,才能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

五、自行购药服用

有些人患高血压后,不按医嘱服药,而是按药店的推荐用药,或者偏信广告中的“好药”;有些人认为价格越贵的药越是“好药”,一味追求那些新药、特药;有些人看别人服用什么降压药有效,就照搬过来为己所用,自行购药服用,这些做法都是盲目性的,有害的,也不安全。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降压机制各不相同,都有其适应证,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降压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经医生根据病情,作必要的化验检查,兼顾到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伴随的靶器官损害的情况,选择能有效降压、对患者无不良影响而且能保护靶器官的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才是合理的治疗方法。

六、靠输液治疗高血压

有的患者想依靠输几天液降压。除了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脑病、主动脉夹层等,需要静脉点滴降压药,以快速降压外,一般的高血压不需要输液治疗。

有的患者认为输液能活血化淤,改善循环,预防血栓。其实平常输液对预防血栓是没有作用的。长期坚持规律地口服降压药并综合干预其他危险因素(必要时降糖、降脂、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等)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七、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有些人认为血压高了,降压应该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实不然。除非血压急剧升高导致了危险,必须快速降压。

一般来讲,降压治疗要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4~12周达到目标值。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缺血性事件,甚至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尤其是老年人。

八、相信“灵丹妙药”可根治高血压

高血压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终生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能根治高血压,不必再吃降压药,这些都是伪科学宣传。

目前,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保健品、保健仪器能够根治高血压。不管在何地何种媒体宣传的能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都是虚假宣传,干扰高血压的规范治疗,非常有害,有的人因此而延误治疗,甚至丧命。

九、过分信任纯天然药降压

部分人认为西药不良反应大,纯天然药无毒无不良反应。某些人就利用患者的心理,宣扬某些天然药品的疗效,宣传高血压患者通过服用某些天然药降压,可摆脱西药不良反应的困扰。

其实,天然药同样也有不良反应。大多数纯天然药降压的真正效果尚待研究确定,不要盲目迷信。

十、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的降压作用

有些人认为“是药三分毒”,西药有不良反应,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有人就宣传鼓吹某些保健品、保健器具的“降压疗效”,可使高血压患者摆脱西药不良反应的困扰。

实际上,保健食品、饮品及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项链、降压帽、鞋垫等,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有的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还造成延误规范治疗的时间,最终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