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中医医院重症病房护士刘敏,于2005年毕业于淄博科技职业学院,自参加工作,先后在内科、急诊科、重症病房工作,在11年的护理工作中,始终保持勤奋、爱岗、敬业之心,认真学习各项护理技术,虚心向前辈、同事请教,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虽然是普通的女性,可是我从事的这个职业不普通,我为自己是一名护士而骄傲。”
当刘敏还是一名无知小女孩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她选择了从医之路。只记得去医院看病打针,那些穿着白大衣的护士让她感觉很和善,满脸的笑容和和蔼可亲的态度给遭受病痛的人们带来缕缕阳光,或许从那时起,她决定要成为她们中的一员。为了这个愿望她远赴外地求学,自从走上护士岗位的第一天直至现在,她始终为自己作为一名为患者服务的护理工作者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起初,刘敏也遇到过困惑和压力,上班的第一天,看到护士前辈们清理血水脓汁排泄物等等,被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而惊愕不已。如果仅仅是身体上的劳累她感觉还能忍受,可是有的时候还有心灵上的打击。有一天,她所在的医院的急诊科接到一位因为与家人赌气而服毒的患者,由于患者情绪激动表现出“一心求死”的狂躁情绪,紧闭嘴巴双拳乱舞双脚乱踢,拒绝配合洗胃治疗。
情形紧迫,必须得在第一时间进行洗胃,否则会造成更严重且不可逆的身体损伤,为了患者的康复,作为一个女孩子迫不得已地与患者家属一起把患者本人摁到在急救床上,并想用开口器撬开患者的嘴。最终,她们共同努力把洗胃管成功下到了患者的胃中,当同事将自动洗胃机上的开动按钮按下时,患者一下子就呕吐了出来,全部都溅到了正在扶胃管的刘敏身上。
事后,当把患者送回病房时,才发现留在衣服上的食物残渣散发出阵阵的恶臭,看到那种场面,她也昏天黑地地吐了起来,又一次流下伤心的眼泪,吐完了擦擦泪水,在寒冷的冬夜将衣服脱下,只穿一身单衣继续坚守工作岗位。第二天,看到患者转危为安,心里一种欣慰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刘敏一直将提升技能放在首位,深知熟练掌握基本功,才能更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她从实习开始就苦练注射技术,反复体会进针的感觉,多年来自己总结出“两快一慢”、“由小渐大,连续递进”等多种进针方式。静脉穿刺“一针见血”是护士打针水平的标志,没事的时候她就喜欢看自己的手,琢磨手上血管的位置,牢记于心,对于四肢血管的位置、走向,清晰的贮存在她的脑海里,为静脉穿刺“一针见血”打下了基础。练就了过硬的穿刺技术,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还与患者建立了一种无声的信任。
刘敏经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说学习不是只局限在校园里,而应该伴随一生。刘敏不论调换到哪个科室,都本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理念,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在学习中,潜心研究护理技术,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完善充实自己。先后被医院评为院级星级护士,先进个人,在护理理论知识考试及操作技能比赛中多次获奖。2016年在全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医疗急救总决赛中获得先进个人,2017年在菏泽市中医护理岗位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个人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既证实了她自己的能力,又为基层卫生部门争得了荣誉。
w9rtrt
刘敏永远不会忘记一个炎炎夏季的凌晨,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被院前急救人员抬着冲进了急诊室,当时他的脸上、手上、衣服上全都是血渍,头面部严重受伤,而且没有家属陪伴,又是一场车祸,这已经是她接夜班的第3个需要抢救的患者了,她顾不得休息,拖着疲惫的身躯,立即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抢救中。
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清创、缝合、监测生命体征……由于脑部受伤导致患者异常烦躁,把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手臂都抓伤了,但是此刻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因为患者的生命是第一位的,大家继续有条不紊地互相配合着,一刻也不敢放松,经过大家的全力救治,患者转危为安,她们这也长舒了一口气,她感到胳膊火辣辣的痛,出现好几道伤口,她这时候才赶紧去处理自己的伤口,几个小时之后,患者家属赶到,拉着她的手一个劲儿道谢。
患者出院后还为医院送去了一面写有“救死扶伤”的锦旗。后来刘敏说:“我们不是因为患者送来锦旗而高兴,而是他们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的肯定和支持,让我们倍感欣慰,我觉得我有一种不辱使命的神圣感。”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看起来是平凡的,每天打针、发药、铺床、输液、翻身、量体温、记录……似乎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工作,这种重复琐碎的工作,其实最考验人的耐受力和责任心。如果说医生高超的医术是妙手回春,那么护理工作就应该是消融寒冰的缕缕阳光。
平时工作中的点滴,虽然夹杂着忙碌、劳累,甚至委屈,但刘敏感到工作中的她,是充实的,快乐的,每当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危重患者,使患者转危为安时,每当为患者输液轻轻一针就穿刺上时,每当安慰和解释使患者的脸上重现笑容时,她总是感到无比的欣慰,也体会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虽然有时忙得满头大汗、累得腰酸背痛,但看到患者信赖的目光和温暖的笑脸,听到患者由衷的感谢时,那点累和苦又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