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回暖,全国开始进入到呼吸道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3月份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已达2.8万例,预计整体强度高于去年。
现在各省市疾控部门都如临大敌,生怕大规模爆发手足口疫情而导致学校停课学生停业。
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还是有很多孩子接连中招,出现口咽疼痛、发热、出现皮疹的手足口感染症状。一旦被传染,遭点罪不可避免,重症更是让人望而生畏。
手足口流行期已经来临,再不做好预防可就晚了。今天我们就请如东县中医院儿科主任蔡抗援给大家讲讲手足口病。
蔡抗援
儿科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
联系电话:
13906271238
什么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溃疡,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原菌是什么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B组,以及埃可病毒11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等。
手足口严重么?
大多数手足口都属于轻症,一般在7-10天可痊愈。
少数病人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并发症,多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如何判断患上手足口?
当口腔有溃疡时,孩子会表现出吞咽疼痛,抗拒食物;
手上和脚上有皮疹时则会引起手脚疼痛,不爱活动;
有时候这种病毒感染还会造成孩子发烧。
如果在孩子身上观察到这些症状,那就要高度怀疑是手足口了,需要做好进一步的护理和防患措施。
预防做好两步很重要
手足口病的病毒是肠道病毒,可以通过感染者的体液传播,比如鼻腔黏液、唾液、溃疡处液体、粪便的残余物都是传染源。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手足口的第一步。
平时要督促孩子吃饭、上厕所、玩完玩具后勤洗手,而科学的洗手的方法是要像下面这样的:
特别是在公众场所玩耍时,抓握完公共设施都要记得洗手保平安。尤其是孩子去过各类游乐场、玩过公园里的游乐器械、遍布大街小巷的摇摇车等——去年就出现多名儿童在公共场所感染手足口的病例。
预防第二步是要及时接种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适用于6个月至5岁以下的孩子。总共需要打两针,两针的间隔时间为1个月,接种在上臂三角肌。
如果孩子不慎患病,也不要慌。患病的第一周感染传播的可能性最大,一经发现感染,不管是幼儿园还是有二胎的家庭,首先是要进行隔离。
隔离的要点是:
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
家里人不要和孩子有过分亲密的接触;
孩子咳嗽时,尽量用毛巾捂住口部,以防传染。
隔离期从发病第1天起算,为期两周。
然后还要做好家庭物品消毒。宝宝的粪便等排泄物要及时清理,家里的马桶和宝宝用过的玩具要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这期间,大人也要避免被传染,手足口不是儿童病,任何人都有感染的可能。
轻症手足口的家庭护理
首先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应洗手;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后,均要洗手。
家庭居室要通风,衣服、被褥勤暴晒,饮食上宜给予富有营养、清淡、易消化食物。
将患儿与健康儿隔离,禁止带患儿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处理。
一般常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
不易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
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
应保持口腔清洁。
每次餐后应用盐水或淡盐水漱口。
口腔有糜烂者可予一些中成药喷剂,促使创面早日愈合。
护理时注意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勤换洗消毒。
患儿皮肤保持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洗皮肤2次,勿用肥皂,动作轻柔。
勤换衣着,穿宽松柔软棉质衣裤。
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搔抓皮肤,皮疹外涂炉甘石洗剂或三黄洗剂,防止疱疹溃破后感染。
该病患儿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
如体温超过38.5°C,应适当使用退热药(布洛芬)。
手足口你还需要知道这些
①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区别?
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疾病,症状也相似,但两者不是一回事。
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热,一般低于38.3℃,而疱疹性咽峡炎发作典型表现是突发伴发高热(38.9℃-40℃)发热时可能伴有抽搐。另外,疱疹性咽峡炎的皮疹局限于咽喉部,不常出现在手足部。
② 孩子得过一次手足口病,能终生免疫吗?
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而且不同类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同一个宝宝,如果感染了不同的肠道病毒,也许就会得很多次手足口病。所以,得过一次手足口病,并不能产生终生免疫。
哪些情况必需立即送孩子上医院?
孩子出现嗜睡、昏迷、抽搐、面色苍白的情况
孩子持续的高热不退、四肢发凉、心率加快的情况
孩子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口唇发紫的
如果家长怀疑孩子得了手足口请尽快到医院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