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林嬿钊
夏至,适逢每年公历6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时。今年夏至日恰好是6月21日。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是我国最早的节日。“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是《礼记》中对夏至节气自然界现象的描述。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故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
但同时夏至也是“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俗语说“夏至一阴生”,尽管天气炎热,可大自然阴气已经开始生长。此时盛阳覆盖于其外而阴气始生于其内,喜阳的生物开始死去或调零而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在这个阴阳交替的时节,人体容易患各种疾病,所以夏至养生也至关重要。故此阶段养生保健既要保护阳气,更要顺应阴阳的变化特点,使阴阳两气相顺接。
保证睡眠莫贪凉
夏至时节,起居养生为适应自然界阳盛阴伏的变化,即可顺应日照时间而适当地晚睡早起。但应该注意的是,夏至是人体阳气最为浮盛的时候,且今年年运的特点为火气较甚,若稍不留意则易出现上火症状。尤其是世界杯期间,熬夜看球尤其容易导致虚火上浮而出现咽痛、牙痛、口腔溃疡等症。
因此,睡觉时间最好不要超过晚上11点,避免熬夜损阴伤阳,有条件的应尽量睡一下子午觉。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容易感受风寒湿邪入侵,因此睡觉时不宜直吹久吹风扇、空调,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
适食酸味忌寒凉
夏至天气炎热,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要清淡,多食蔬果杂粮,不宜肥甘厚腻,以免助湿助热。又夏至气温高,耗气大,出汗多,人体水分丧失较多,相应的盐分损失也多,容易出现口渴、乏力、疲劳等症状。中医认为多食酸味可固表敛汗。所以此时进食可适当多吃酸味,如乌梅汤即是夏季保健良品;也可适当加点盐水,以补充随汗损失的盐分。但切忌为贪图一时畅快,大量食用寒凉之品。
从阴阳学角度看,夏月伏阴在内,《颐身集》有载“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故西瓜、绿豆汤等虽是解渴消暑之品,也不可过食或冰镇食之,避免损伤脾阳。
运动舒缓防过汗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至为一年中日照最长、强度最大的时期,此时节若运动过激,容易大汗淋漓,汗泄太过,则耗伤阴液,亦损阳气,还可能出现中暑。故夏至运动宜舒缓,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快时,在空气较为清新的地方,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
调息静心自然凉
夏至天气炎热,人们心情易烦躁,嵇康在《养生论》中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所以夏至情志养生要调息静心,以保神清气和,心情舒畅。
夏至节气膳食推荐
(来源于杨志敏教授主编的《每日一膳·夏令节气养生篇》)
乌梅冰糖饮(3人量)
食材:乌梅15-30克,陈皮、干玫瑰花、山楂各3-5克,冰糖适量。
做法: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煮30分钟,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乌梅收而不涩,能生津液、消食积。冰糖补益中土,搭配乌梅,能酸甘化阴之余,又能潜降、收敛人体中因夏季所带来的火热燥,且去损伤脾胃之弊。该饮品最适合夏季暑热之时饮用,对于户外工作者,易于上火烦躁者尤为适合。饮食积滞、食欲欠佳、口气臭秽者,可加大陈皮、山楂之量以理气消食;自觉心烦气躁者,可加大玫瑰花之量以疏肝解郁。
小贴士:饮品偏酸,且含有较高的糖分,消化道溃疡及糖尿病患者慎食。
木棉化湿汤(3人量)
食材:猪展350克,赤小豆50克,红腰豆50克,干木棉花2朵,陈皮1瓣,生姜3片,食盐适量。
做法:猪展切块,洗净焯水。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木棉花别名英雄花,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赤小豆性平、味酸甘,能利水除湿、消肿解毒。搭配补血利水的红腰豆、益气健脾的陈皮以及温中和胃的生姜,与猪展同煮,制成汤膳。其味道甘甜,能清热利湿消肿,特别适合湿热或痰湿体质而见肥胖或水肿的人群食用。
小贴士:虚寒体质的人士少食。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谭健成
编辑:查冠琳 责编:宋莉萍
图片来源于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