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民俗话养生

来源: 福州市中医院/fzszyy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民俗特色鲜明的夏季节日。福建端午有悬艾叶、菖蒲,饮药酒、食粽子、赛龙舟、制午时茶、佩香囊、浴兰汤等民俗,以驱瘟防病,袪毒除恶、强身健体,称得上是一个全民的卫生节、保健节。民俗与中医药学同属中华文化范畴,二者水乳交融,有益于人民的健康。


午时茶•天赐恩物解百毒

端午节

       午时茶,主要成分是茶叶。民间多在端午日采撷中药苏叶、藿香、苍术等味与茶叶混制而成。于正午汲取井水烧开泡饮午时茶,相传有保健功能。近年药厂生产的午时茶主要成分有19种:苍术、柴胡、羌活、防风、白芷、川芎、广藿香、前胡、连翘、陈皮、山楂、枳实、麦芽、甘草、六神曲、桔梗、藿香、厚朴、红茶,经生产工艺制成,每袋2.5克,一日1-2次,用开水泡服,有解表和中作用,可治感冒风寒,内伤食积,恶寒发热,呕吐泄泻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方中藿香、厚朴、陈皮、山楂等具有良好的促进肠胃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帮助消化等作用。午时茶冲剂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改善上呼吸道感染所伴发的消化道功能紊乱。福建文史专家、诗人郑丽生赞曰:“人间无处觅丹砂,求艾三年愿未赊。新授单方收药物,安排来制午时茶。”


沐兰汤•馥馥兰汤翠釜煎

端午节

      五月五日,百姓多采集草药一种或数种,和水煮开,洗头洗身,清除污垢,舒筋活血,有药沐洗百病之说,其历史悠久,屈原《楚辞• 九歌•云中君》中有“浴兰汤兮沐芳”之句。兰,是一种芳草,据考证是中药佩兰,它有芳香化湿、法暑辟浊、醒脾开胃等功效,煎水沐浴有利于头发的清洁,所以又名省头草,也可防治皮肤病。古代上至五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均重视沐浴。宋代苏东坡诗云:“喜辰共喜沐兰汤,毒沴何须采艾禳”。

  福建端午节民间常用的草药还有艾叶、菖蒲。民间有“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之说,认为有除病消灾,又寓祈福平安之意。中医认为艾叶,味苦辛,性偏温,有除湿止痒,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艾叶有抗菌、抗病毒且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石菖蒲是水草之精英,味辛性偏温,有开窍化痰、和中辟浊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石菖蒲含挥发油,水浸剂对各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实它治疗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使用,不过是夏天皮肤病多见的缘故。笔者汲取民俗文化,融会新知,配制新端午洗剂,药物组成:艾叶、菖蒲、佩兰、鱼腥草、赤地利、土茯苓、蛇床子。煎汤淋洗对防治湿疹、荨麻疹、痱子、疖子等有一定作用。


香囊•制袋分香遗穉龄


端午节

       端午节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香袋,又称香包、香囊、香球、荷包。它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棱角形、鸡心形、菱形等,也有做成十二生肖形中老虎等形状,上绣花、草、虫、鸟及罗汉线等。香囊常用香料多选自下列药物:菖蒲、冰片、薄荷、苍术、樟脑、炮姜、木香、丁香、细辛、白正、艾叶、藿香、川椒、肉桂等。各地有不同选材和组合,一般将所选的药物研末,装入缝制好的布袋中,令小儿佩挂于胸前,每日使用6小时以上,也可以整天佩带,也有人将它置于床头,气味芳香,有驱虫、避瘟、防病等功能。它款式精美,色彩绚丽,赏心悦目,历代备受推崇,属子中医服饰疗法中的一部分。近年来国内学者根据中医理论,不断扩大香囊防病治病的范围。如防感冒香囊(由苍术、白芷、丁香、山奈、甘松、藁本、川芎、细辛、冰片等组成),宜置在膻中(胸部两乳头中间)穴位处,紧贴皮肤,不要挂在外面或放在口袋内,晚上可取下放在床头,对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有一定作用。又如健脾香囊(由山奈、桂皮、砂仁、丁香、菖蒲等组成),宜置于神阙(脐眼)穴位处,每7天换一次,可开胃,促进消化,适用于小儿厌食症。使用时应注意药袋主要是借助药物气味防治疾病,所以缝制的布袋要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散发,最好选用丝绸或薄棉布,不宜使用尼龙化纤布制作,以免影响疗效。香包不用时应密封保存,以免芳香挥发成分逸出,降低药效。本法主要用于防病或慢性病或病情较轻者。


结粽•角黍豚蹄争馈赠


端午节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角黍,欲作粽,近世多用糯米矣”。粽子主要以糯米做成,但也有夹馅的,如加入花生、枣、核桃仁等。此外有咸粽,即糯米间夹肉、虾皮、火腿、香菇等,制作工巧,将其蒸熟而后食用。形状一般为粽顶尖角而底部呈三角,也有偏长形,或 短胖形等。糯米有补中益气,生津止渇,固肠止泻等作用。因而端午节食粽子有固表止汗,解烦除渴等作用,有益于健康,符合中医夏季养生原则。但是要注意端午前后天气的温度和湿度非常有利于细菌的繁殖,所以粽子要煮熟煮透,包粽子宜小不宜大,最好现煮现吃,没 吃完的要放入冰箱。民间有吃冷粽子的习惯,但是冰箱取出的粽子、隔夜的粽子最好要再煮一遍。一次不宜吃得太多,以防消化不良。糯米性温,热性体质的人不宜多食,胃病、糖尿病患者也要节食。


雄黄酒•含砷有毒不要饮


端午节

       端午节有以雄黄溶于酒,传统作用有三:1.挥洒消毒用;2.喷涂用;3,饮用。雄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有袪风燥湿、杀虫解毒等作用,外用可治疥癖、蛇虫咬伤等作用。必须强调雄黄有毒,所含的砷化物是致癌物质,所以饮用雄黄酒对人体有害无益,也不宜以雄黄酒在小孩额上画个王字或涂之于耳,不但不能虎虎生威,还有可能经过皮肤吸收毒性,损害肝脏,不利小儿健康。


供稿:福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肖诏玮

经福州市中医院事业发展部综合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