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媒体聚焦富阳卫计“这件事”

来源: 富阳卫生/fyws63323515
 

    6月2日早上9点多,一车辆正行驶在鹿山大桥上,却莫名其妙冲撞护栏,翻了车,车内的女性驾驶员被卡在倒置的驾驶室中,胸部还被护栏刺穿。

经过消防官兵的救援,该女性驾驶员被救出,并送往区一院救治。



首次通过微信平台“全球知名专家会诊”

6月2日上午10点左右,徐女士到达区一院的急诊室。接诊医生冯侃一看,徐女士胸前有一道三四十厘米长的伤口,从乳房的左上方一直延伸至右侧腋下。也就是说,她整个乳房、胸大肌、背阔肌、前锯肌肉以及部分肋间肌都发生了撕裂,而且伤口周围与内部还覆盖着不少短头发、破碎的塑料与漆块。



透过胸部CT及其他检查,冯侃还发现徐女士右侧连痂胸,多发肋骨骨折,其中右侧3、4、5、6、7肋骨骨折,而5、6、7属于多处粉碎性骨折。鉴于病情严重,冯侃立即用消毒水冲洗伤口,不断观察,研判情况,制定手术方案。

    冯侃说,徐女士是胸部开放性外伤,加上创口中的头发、塑料等杂物,万一清洁度不够,将清创缝合与加钢板内固定一同进行,容易造成伤口感染,甚至还会导致肌肉坏死等后果。但徐女士的肋骨已严重缺损,若两者分开做, 她的生命就有危险。


正在冯侃犹豫不决时,他想到了“胸有成竹”的微信群,群里有5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胸外科专家。他即刻将病人的病情与受伤照片发至群中,听取各路专家对该案例的意见。


专家意见分为两派:一是建议先做清创缝合,视创口恢复情况定,后再做手术内固定,希望切口重新设计,可考虑从乳腺外侧切开固定;二是清创缝合与内固定手术同时进行。



此时,群里的台湾高雄荣民总医院唐逸文教授,正在澳大利亚参加全球胸外科领域的研讨会,他便将徐女士的案例放至会议室的大屏幕中,全球该领域的多名知名专家对其案例进行会诊。



经过专家们的讨论,他们建议清创缝合与内固定手术同时进行。他们的理由是胸壁肌肉多,血供好,比较不容易造成感染,只要给予适当抗生素与引流,相信可以度过难关。


全院各科通力合作 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冯侃衡量再三,决定清创缝合与内固定一同进行。他第一时间和家属沟通,详细将可能出现的情况告知家属,家属也同意冯侃提出的方案,他便全力以赴上手术台。


他先用胸腔镜探查了下,肺部情况还好,但却在胸腔里发现了一块塑料,“就怕病人创口被污染,前面我们用了100斤消毒水不停冲洗。”冯侃说。固定钢板后,他按照解剖层次把肌肉一层层复原,又在胸壁前面放了2根负压引流管,在肌肉层面与皮下各放置了1根引流管。


手术结束,他将手术进展情况发至微信群。当看到“目前患者刚转监护室,生命体征平稳”信息时,群里同行纷纷为冯侃点赞,鼓掌。



目前徐女士恢复得不错,她告诉记者:“要感谢冯医生,没有他的正确决定,我可能都已经不在了。”


全国各级主流媒体转发,

累计阅读量超过百万


6月13日,“富阳日报”官微发布了题为《车祸导致富阳一女子胸部撕裂,这个微信群救了她的命!》的头条消息,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大量转发,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网、浙江新闻、钱江晚报、FM93交通之声等数十家全国各级主流媒体的微信公众号都全文转发该条消息,阅读量纷纷突破10万+,累计阅读量超过百万,还有数万网友为此点赞。



网友们通过各个公众号进行评论留言,其中,有对富阳本地医疗团队科学救治的肯定,认为区一院在县级医院里起到典范的作用;也有对“正确使用网络,传播正能量”的赞扬,直言“这才是手机微信的正确打开方式”,利用发达的科技水平让更多的伤者有了生的希望;同时大家也给伤者送上了祝福,相信幸运的她定会早日康复。


冯医生:并不是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的通力合作

自从新华社转发这则新闻后,区一院胸外科主治医师冯侃的手机微信响个不停,相识的朋友们纷纷为他点赞。面对突如其来的“走红”,冯医生显得很意外,“这阵仗大得好像夸张了些,我感觉自己有点受不起了。作为医生,我还是喜欢埋头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他对记者强调,能够拯救徐女士的性命,其实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胸外科团队努力的结果,当然也离不开麻醉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的医护人员。“没有他们的协助,整个过程不会那么顺利,结果也可能会不一样。”


今后还会使用这种模式为伤者治疗吗?“当然,”他回答,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平台,能够让全国甚至全球的医疗技术信息互通有无,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这就是说,以后富阳老百姓在本地医院看病,也能享受到全国胸外科领域专家的会诊,而不需要跑到外地求诊。既然是好事,我们肯定要推广。”


区一院:这次事件是胸外科团队

厚积薄发的过程



区一院副院长吴云燕表示,在平时工作中,医院的每一位临床医生,都会遇到各种疑难杂症、危急重症的患者。第一时间抢救生命是医生的首要任务。在抢救过程中,医生都会本着为患者考虑、有一分希望尽百分努力的原则,想尽办法救治患者。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临床医生也在与时俱进,加入了各种各样与本专科相关的微信群。群里汇聚了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学科专家,在传统的请上级医生会诊基础上,这类微信群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快速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能够做到医疗信息的互通共享,从而使患者获得更科学、全面的治疗方案。



近几年,区一院是如何进行建设的?吴云燕说,医院在深化“名医、医院、名科”的“三名工程”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特别是与邵逸夫医院合作办医,更是加快了“三名工程”建设的步伐。以胸外科为例,独立成科鼓励专科化发展,常驻邵逸夫专家指导,选派骨干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全方位提升学科能力。这次车祸伤者的救治,就是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成为胸外科团队一次厚积薄发的过程。


来源  区一院

编辑   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