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篇题为
“我不想带孙子,错了吗?
浙江陈阿姨的困惑”的报道。
上了全国热搜榜。
“奶奶带孙子”的这个话题,
在前天的微博热搜榜上
一度升到了前15名的位置。
陈阿姨今年53岁,浙江绍兴人,只有一个儿子。
她年轻时和老公一起打拼,如今存款有三五百万。
儿子在事业单位上班,也顺利地找到对象结了婚。
陈阿姨以为自己这辈子算是成功了,可以开始享受人生时。
一句“我不想带孙子”改变了一切。
不久,儿媳甩出一句狠话:“你可以不带孙子,以后等你们老了,是不是我们也可以不用管你们?”
这句话像针一样,刺在了陈阿姨的心肉里。“我这么做真的有错吗?”
陈阿姨不禁发问,她认为,子女都要体验为人父母的滋味,不要事事依赖老人。
加上自己年纪慢慢大了,也想过几年清净日子,有自己的生活。
不带孙子对不对,并不仅仅是个法律问题,还是个家庭伦理问题、情感问题甚至习俗问题。
这么一说,有点复杂。不妨先揣测一下,这位奶奶为什么不想带孙子呢?
老人何不愿带孩子?
首先,孩子好玩的时候是好玩,但照顾起来,累是真累。吃喝拉撒睡,件件都很麻烦。
照顾好需要很强的体力,并且天天如此,子女必须得体谅,不能把老人受累当作应当应分,用“别人奶奶都带”做道德绑架。
其次,老人带孩子可能没有那么“科学”,两代人的育儿理念很可能会冲突。
常常听到女儿或女婿的埋怨:“妈,说了多少回了,你怎么一点儿都不懂爱的教育、鼓励教育呢?”
老太太委屈得不行:“你鼓励得好,你让我带干吗?”理念冲突,又没有很好的化解办法,很多老人选择生闷气来避免吵架。
在现代社会中,年轻人身背“三座大山”,难免力不从心。
父母愿意伸出援手,给予年轻人一定的帮扶,理应“被感谢”。
日常的累,必须想办法分担,让老人不时能歇一歇、喘口气,不能当甩手掌柜;观念冲突,好好说、多换位、多体谅;老人实在不想带,也要理解。
不是每位老人都适合带孩子
有一个现实一定要看清,在隔代教育中,并不是每位老人都适合照顾孩子的。或者说,不是说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能胜任。
比如有的老人身体吃不消,那肯定不能牺牲老人的健康来照顾孩子。
或者是老人不适应,天天闷闷不乐,这样的状况是养不好孩子的。
还有一种是脾气暴躁。情绪的波动会影响孩子情绪的发展。甚至有的过激情绪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
正如陈阿姨所说,老人带孙子产生的问题,反而更会引发家庭的其他矛盾。
何况养孩子是大事情,子女们都要体验为人父母的滋味,不要事事依赖老人,可以帮忙,但不能全权替代。
隔代教育如何扬长避短
如果不可避免地需要老人帮忙,并且老人表示同意时,下面这些建议也许可以帮助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和谐。
隔代抚养需要两代家长的共同努力。祖辈与父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应当多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比如,在吃的方面,由于祖辈有更多的时间去料理孩子的饮食,餐桌上常会出现一两道孩子的“专利菜”。
孩子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我”的东西,不允许别人“染指”。
此时,如果父母提醒老人,无论多么小的孩子,要学会在与别人分享中获得快乐。
这比什么都重要,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吃“独食”的坏习惯。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应当尽早培养,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尤其学会自觉为别人服务,对于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至关重要。
而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务必不要出面干涉,应努力维护孩子父母的权威,这样孩子就不至于惟我独尊,懂得尊重父母。
对于“隔代家长”来说,在培养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
比如,如何让孩子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和督促学习文化课。
要特别注意给孩子灌输诚信观念、法制观念,切实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勇于创新的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