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献血日|献血伤元气吗?定期献血有哪些好处?答案都在这里……

来源: 河津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hjsrmyy

在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输血科主任纪宏文指出,献血量比总血量比不超过10%,是不会损伤健康的。对于做完手术的患者,输血是不是越多越好的问题,纪宏文表示,临床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输血,而不是越多越好。


国家卫健委举行“无偿献血”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问:大家现在对献血还存在哪些误区?有的老百姓想做完临床手术之后,是不是输血越多越好,给自己输血越多越有营养?


纪宏文表示,献血伤元气的说法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肌体中的血液,是每天每秒钟都在进行代谢,总有一部分细胞会代谢衰老死亡。献血量比总血量比不超过10%,是不会损伤健康的,所以这个担忧也是不必要的。


那么,做完手术的患者,输血是不是越多越好?纪宏文明确表示,血液不是营养品,它是一种特殊的药品。它的特殊性在于输的血都是活着的细胞,包括红细胞,它输到患者身体会发生细胞移植,会发生看不见的反应,过敏或者溶血或者是肺损伤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致命。


纪宏文指出,对于输血来讲,只有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输,全世界的原则是:一是尽量不输,综合措施下来很多患者不需要输血;二是自体输血,在需要的时候输自己的血液;三是有一些急性大量失血的患者,还有一些重度贫血患者,不适合自体输血,必须输血,所以临床用血还是必需的。


为什么会有手术患者输血越多越好的认知?纪宏文表示,早年对输血风险的认识还不够,有些人会认为,手术失血多,代表手术做得更大。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行政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告诉我们,做一样的手术,出血少、输血少、甚至不输血的患者,并发症更少,恢复更快,长期生存率相对高。临床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输血,而不是越多越好。


定期献血好处多多


近年来,无偿献血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而受传统健康观念的影响,一些群众对献血颇感恐惧,担心献血易造成身体虚弱,伤元气。我们从医学的、科学的角度分析,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乔瑞说,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成年人约有血液4800毫升,每人每次按规定献血200-4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百分之五左右。失去的血液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因而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人体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即使不献血,体内血细胞也会衰老、死亡,变为血液垃圾。“而定期适量献血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刺激骨髓造血器官,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同时定期适量献血可缓解高黏血症,使血液黏滞性下降,对预防心脑血管有一定积极意义。”乔瑞说。


据芬兰科学的一项研究证实,适量献血对部分健康成年人(特别是男性成年人)竟有意想不到的预防心脏病之效。专家对居住在芬兰东部20000余名成年人做了实验调查,结果发现,与经常献血者比较,从不献血者的心脏发病率竟高出2倍之多。另据报道,有人曾对66岁以上的332名曾献血者与同条件的399名未曾献血者存活率作比较,结果提示曾献血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未献血者,献血总量较多的存活年龄还较长。所以,一个健康的人,定期按规定献血,不但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还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储备健康。


献血时请注意这些问题


献血前后,需要注意什么吗?乔瑞表示,在献血前当晚要有充足睡眠,保持精神状态良好;献血前一天和当天早上不要进食油腻食物;不要空腹抽血,应当进食清淡食物,不喝酒吃药;献血时保持心情放松,有节奏地握紧、放松拳头,使血液更快地流出。


在献完血拔针后,前臂伸直后稍上抬,用三个手指用力按压针眼10分钟以上,不要揉搓针眼,24小时内勿清洗针眼,保持针眼处创口贴干燥、清洁。乔瑞说,输血后不要马上离开,等休息10分钟后无不适再离开。而且输血后切勿暴饮暴食,可以在平常饮食基础上适当补充蛋白质和水果,在献血后1—2天内,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少部分人献血后有可能出现疲倦感,这绝大多数是第一次抽血后的生理反应,不必担心,适当休息可自行恢复。


血液是生命活力与健康之源。在临床手术及白血病、淋巴瘤等大病患者的治疗中及时输血可挽救生命。健康人群每次献出少量血液不但可能挽救他人生命,还有利于调动自身身体内造血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只要在献血前做好充足的准备,献血后掌握正确的食疗方法,就能给健康加分。乔瑞表示,目前医疗临床用血来源主要依靠社会各界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的义务献血,在世界献血者日来临之际,呼吁全民行动起来,积极加入到无偿献血中,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转载自人民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