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动态】麻醉医生的“第三只眼”——汉川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成功开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技术

来源: 汉川卫生健康/hcwsjs

打破“年龄界限”,解决高龄患者手术难题。汉川市人民医院引进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技术,最大程度减小围术期风险,配合积极的手术治疗,让高龄骨折患者重新站立起来。

近日,97岁的何老太不慎摔伤后卧床不起,被送入汉川市人民医院后,检查显示为右股骨颈骨折,需要立即手术。

“又要做手术?这可怎么办啊?”一听到要做手术,何老太家属阵阵担忧。

原来,这已不是老太太第一次骨折,6年前何老太因左股骨颈骨折在全麻下完成手术,当时的恢复进程漫长而曲折,患者术后因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在汉川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多天,令家人至今心有余悸。

麻醉科学科带头人林承雄和主任刘欣会诊后考虑,此次何老太已是超高龄还合并有中度贫血、高血压、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且老太太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若再次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和手术的风险都比上次要大得多。

与家属充分沟通后,麻醉科决定利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将局麻药精准注射至神经周围,只麻醉患者的右下肢,将麻药对患者全身系统的干扰降到最低,术后恢复快,有利于早期康复治疗。

6月6日,何老太在超声引导下行坐骨+腰丛+椎旁神经阻滞麻醉,1小时后,在手术医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手术。回到病房,老太太精神状态良好,2小时后即可进食,自行大小便,无术后肺部感染和脑功能障碍。同时,更早的术后康复训练降低了术后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加快了患者的恢复。目前何老太精神状态良好,已能下地行走。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既可精确定位神经,提高操作成功率和麻醉质量,又可缩短药物起效时间、降低局麻药用量,操作损伤小、适应范围广,能克服解剖变异带来的穿刺困难。

未开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前,传统的神经阻滞是一种盲探式操作,利用人体的解剖标志进行穿刺定位,但由于解剖标志存在变异,难免存在定位不清,易造成神经损伤或神经阻滞不全,特别是下肢手术,麻醉成功率低,局麻药中毒及椎管内广泛阻滞发生率高。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定位精确,麻醉医生借助可视化设备直观地了解穿刺部位的神经、肌肉及血管的位置,引导穿刺针准确进针,避免神经和血管的损伤,并发症几乎为零,提高组织穿刺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观察局麻药注射后的扩散效果,且药物用量少,还能缩短起效时间,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的同时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该项技术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直观、安全、优质的特点,更符合舒适化医疗的目标。

据了解,汉川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在省内县市级医院中率先掌握该技术,近3个月该科已在超声下行神经阻滞近200 例,其中80岁以上患者超过20例,意味着该院麻醉科医生告别了“盲探”麻醉定位,进入了可视化的“精确打击”时代,超声已成为麻醉医师的“第三只眼睛”。随着技术不断成熟,该院麻醉科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的范围将继续扩大,给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