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快要放暑假了,为了避暑降温,相信不少家长会带着自己的小朋友到游泳池“下饺子”。
说起游泳,不由自主地就会联想起一个可怕的名词:溺水。
溺水在许多家长的认识中,仅仅发生在游泳时,现在小编告诉你,更为耸人听闻的是,游泳后,在岸上也会发生能“淹”死人的“干性溺水”。
这“干性溺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干性溺水?
首先通过两个案例了解一下。
夺走两个男孩生命,造成悲剧的杀手就是“干性溺水"。
主要说的是在游泳过程中虽然没有溺水,但是水经过呼吸道吸入了肺部,导致肺水肿,进而因为无法呼吸而死亡。
在“干性溺水”的情况下,人的喉头关闭,以防止水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空气也无法进入呼吸系统,使人逐渐耗尽氧气窒息,造成肺部痉挛,可以说是“自己慢慢憋死了自己”。
可见,干性溺水虽然没有像显性溺水那样“惊心动魄”,但是一样具有致命性,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干性溺水有什么症状?
“干性溺水”一般多发生于游泳初学者,尤其是孩子身上。
孩子经常在不知不觉间呛了水到肺里,起初并不影响各项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迟,肺功能就会越来越受到影响,并有乏力、嗓子疼、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如果没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若在游泳之后出现了上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干性溺水”
“干性溺水”,预防永远胜过治疗
监管是重中之重
这里说的监管,可不是依靠救生员保证孩子的安全。
救生员啊、保姆啊,这些人都不应该是监管的主角,这里说的监管,是指爸爸妈妈!即便孩会游泳了,也绝不能放松监管。
2
避免不当行为
一帮孩子在一起玩水时,他们会比水性啊,比赛憋气,或是相互推搡、做一些超出他们游泳能力的事情。
他们会觉得这不过是在玩,而不会意识到这么做有多危险。
家长得力的监管会避免孩子这些行为的发生。
3
累了就上岸
如果发现孩子玩累了,就把他们赶出水来,一些意外事故通常是在孩子困倦疲累时发生的。
4
学点急救知识
了解一些有关延发性溺水,比如“二次溺亡”的表现和症状,还有就是学会快速医疗救护的方法。
再次提醒家长们
以后在带孩子去游泳的时候
不仅要留心孩子在水里的情况
上岸之后更是要关注孩子!
来源:爱在大背景、丁香妈妈、幼儿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