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时值每年公历7月7日或7月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今年小暑具体为7月7日。“暑”即“热”之意,历书曰“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小暑时节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阴,本地气温常常超过34℃,热浪袭人,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地区。
起居情志宜养静
俗语言“热在三伏”,此时是进入三伏、夏季最热阶段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此时人体阳气旺盛,又因气候炎热,耗能较大,容易引起阳气外泄太过。因此要遵循“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小暑节气就要注意静养。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每天应作息规律,劳逸结合。运动时一定要避免强度过大,可在清晨或傍晚至湖边或公园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游泳、瑜伽也是极佳选择,游泳可消暑健身,瑜伽可安神养性。但无论选择何种运动,切忌运动后大汗淋漓,容易耗气伤津。
饮食养生宜健脾
度过伏天的办法,还可以吃清凉消暑的食品。用荷叶、扁豆、薏米、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适合此节气食用;此外,适当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应该注意的是,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小暑节气高温酷暑,湿度也大,人体容易受湿热邪气的侵袭,出现疲倦乏力、头身困重、食欲不佳、腕腹胀满、泛酸腹泻等症状。故在饮食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食等不良习惯,既要注意清热祛暑,也要注意健脾化湿。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司运化饮食及水湿。饮食上可多选用荷叶、冬瓜、赤小豆、扁豆、薏苡仁、等清热利水、健脾祛湿的食材。
脾主四肢,多做肢体运动锻炼也可强健脾胃,其中足三里穴(双侧小腿外侧,在外膝眼下方四横指处)是胃经的合穴,“合治内腑”,经常点揉、刺激足三里穴有调理脾胃、运化水湿的作用。
疾病防治三伏灸
我国传统医学中有“冬病夏治”之说,进入小暑节气以后,是很多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肺气肿、慢性胃肠炎等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期。其中天灸就是“冬病夏治”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它是在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指导下,以经络理论及中医时间医学为基础,选用辛温芳香、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研末调制,在“三伏天”敷贴于人体穴位,使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一种治疗方法。今年广东省中医院的天灸贴药日期从小暑当天7月7日开始至8月16日,其中7月7日为初伏加强。不要错过哦。
小暑节气膳食推荐
(来源于杨志敏教授主编的《每日一膳·夏令节气养生篇》)
【鲜爽玉米冬瓜羹(3人量)】
食材:
鸡蛋1个,冬瓜100克,豌豆100克,鲜玉米2根,马蹄10个,胡萝卜半个,食盐适量。
做法:
胡萝卜、冬瓜、马蹄去皮切粒;豌豆去豆荚留豆子;玉米的须、籽、芯分开,备用。锅内加水煮沸,放入玉米须与玉米芯,大火煮20分钟,去渣。放入剩余食材煮10分钟,熄火,打入鸡蛋搅匀,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
玉米属于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是减肥人士代替主食的选择之一。搭配饱腹感很强的豌豆,健胃通便的胡萝卜,以及能清热利湿、减肥降脂的冬瓜制成膳食,其口感清爽且热量少,在补充营养的同事,也避免过多热量的摄入,达到降脂、减肥的效果,十分适用湿热或痰湿体质的肥胖人群食用。
【莲须炖瘦肉(3人量)】
食材:
猪瘦肉250克,莲须15克,蜜枣2个,生姜2-3片,食盐适量。
做法:
猪瘦肉切块,洗净焯水,把所有食材放入炖盅内,加适量温开水,隔水清炖1小时,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
莲须为莲花的花蕊,带有莲花的清香,入心肾、甘温而涩,具有清心通肾、益精固肾、乌须黑发的功效。搭配猪瘦肉及蜜枣炖汤,其味道清甜可口,特别适合肾精不固而见男子梦遗滑精,女子月经、带下过多等情况食用,对于失眠人群亦是良好的选择。
小贴士:大便溏烂、滑精、白带量多者,可加鲜莲子(取芯)一同炖汤。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林嬿钊 谭健成
值班编辑:宋莉萍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