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产品经理如何在“枪林弹雨”中,有效地开展工作?

来源: 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



作者丨爱可乐的仓鼠

9年药品临床推广经验,目前从事皮肤领域临床推广的管理工作。


关注


不知道各位PM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困惑,精心准备的培训课件,常常换来MR一副生无可恋的窘态;


“一颗红心”想要和销售们探讨市场情况,往往换来不咸不淡的粉饰太平;


殚精竭虑策划的沙龙会,病例讨论会,有时竟变成了MR口中不得不请客户“帮忙”艰巨任务。


都说职场如战场,可战场上还有战友,职场上,有时连一个可以帮助的人都找不到。


这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常常让PM陷入迷思。




其实医药行业的困扰谁都无法独善其身,医院里“医药代表,谢绝入内”的冰冷每天都在磨砺着MR的职业信仰;OA里天马行空的CRM拜访记录,让SFE部门的诸多努力变成了空中楼阁。


所以,面对行业的困局,PM首先要有“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的心境,因为一个人如果用心诚意,天下就没有难事,因为一切事都是心上的事。


当然,强大冷静的心态只是面对困难的基础,如果PM只是每天重复“坐禅式”的冥想,无疑成了一个吸收精神鸦片的烟鬼。一个优秀的PM,如何能帮助销售提高业绩,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掷地有声,一定需要做到“事上练”。


下面,笔者从两方面分享自己的一些体会。


01


你要成为产品的专家。作为PM,特别是代理制或国内药企的PM,讲科室会就像欧洲汽车的ESP-标配。可是能对下面三个问题说Yes的人不在多数。


你是否查阅并研读过产品PPT中引用的文献?

你是否熟捻竞品或领域内其他产品的优缺点?

你是否对疾病治疗领域的新进展或热点有所涉猎?


其实这种拥有“一桶水”去讲“一碗水”绝对不是多此一举,至少从两个方面可以让PM的工作更有效。


第一:可以让MR真正的信服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不抗指标的PM,拿着比销售高的薪酬,却和销售一样只能照读厂家或中央市场部的PPT,而且对竞品一无所知,你如何让MR在协同拜访客户,配合市场调研等方面真心配合工作?



合作的基础首先是彼此尊重,尊重的前提一定是你要在MR“有所短的地方有所长”。


第二,会帮助你发掘产品潜在的机会和买点。


笔者曾负责过一个外用抗生素的学术推广,竞品在PPT中对我们的打击是“在澳大利亚,XX被限制处方”,但其实,原文表达的是“美国多年OTC使用并未产生耐药率的上升,澳大利亚作为处方药使用同样未引起耐药率的上升”。



这其实是一篇对我们产品有力的证据,却被竞品指鹿为马,断章取义。


这种“一桶水”的知识储备会让你面对类似的问题从容自信。每一项具体工作简约,细致,有结果,不贪多。


02


对于科室会效果的评估,很多公司会有各式标准或表格去跟进评估。


而笔者采用的是一种“only one”的考核方式,即只追踪一名“最具特征”的客户。“最具特征”一般选择科室会提出反对意见或MR下阶段的目标客户(例:有客情无预期销量的客户)。然后和MR在一个月的周期里通过拜访,探寻和分析等方式让客户在处方量上产生积极的变化。


笔者这么做的初衷是:


1. 不给销售更多的负担

2. 希望站在MR的立场上解决问题


再比如,有关产品市场策略的制定和执行,笔者秉承一种 “MR不呕吐,客户不牢记”的原则。




以笔者负责的一个抗组胺药为例,产品在抗炎,低嗜睡,安全性等三方面都可以讲故事。但笔者在半年的时间里,策略点始终落在“低嗜睡”方面,不停寻找和重复各种文献,证据,临床病例等资料。


笔者的初衷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 这不是一个me too的产品,但原研品在国内没有推广起来,处于放弃状态;

2. 产品并非厂家主打,高层次有密度的学术会议和声音基本没有;

3.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的MR来自各行各业,基本都是非专业客情型选手,让大家讲策略用策略一定要简单易懂重复说,不然很容易就变成了“熊瞎子”。


其实,这个思路很有“重复产生力量”的味道。


对比大公司的阳春白雪,只能算是下里巴人。但是其实你会发现,往往就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会很有用。


笔者曾和公司的一位老大姐拜访客户,虽然大姐对半年来重复单调的“低嗜睡”策略不求甚解,更无法记住各种支持的文献和数据,但是我发现她和客户讲的时候神情非常的虔诚,这种信誓旦旦一下把这位和她合作多年的客户给弄蒙圈了,一再表示会仔细观察产品的这个优势。



其实,笔者也不是“不贪多”,而是希望客户能认同产品诸多优势中的一个“不一样”,然后从一种美发现产品的诸多美丽。


03


上面就是笔者的一点体会,说的是旁门左道,但自诩心向光明。


PM如何让工作更有效,答案和一千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一般多。


如果让笔者说,宏观上主要有两方面:


一、努力修炼内功,让产品经理这四个字名副其实。


二、从人性的角度思考我们MR和客户,让一些看上去有些麻烦的工作变更容易接受,“不重形式,只重实质”也是适得其所吧。





来思齐


#第三届医疗市场年会#


看最顶尖药企大佬们的前沿观点



医药人的成长不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