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食肉菌”离我们并不遥远,严重时24小时就能“吃掉”感染者!

来源: 广东卫生信息/gdwsnet

小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磕出各种大大小小的伤口。面对小伤口,许多人会不以为然,殊不知,当这些小伤口遇上可怕的细菌,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小编这两天看到一则男子因感染食肉菌引起坏死性筋膜炎而丧命的新闻,感到十分震惊和惋惜,想起身边许多人习惯于忽视小伤口的处理,因此觉得很有必要向大家科普一波~


食肉菌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细菌?

坏死性筋膜炎是什么疾病?

日常生活中怎样处理伤口才能避免感染?

……

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检验医学网、春雨健康科普、羊城晚报


我们先回顾一下这则新闻


1

男子身体发臭导致飞机迫降

元凶是“食肉菌”


据《每日邮报》,一架从荷兰飞往西班牙大加那利岛(Gran Canaria) 的泛航航空(Transavia) 波音737客机,在抵达目的地前临时改变航线,紧急转向到葡萄牙迫降,迫降原因竟是一位男乘客的体味实在太臭,导致多名乘客出现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


据悉,起初机组人员打算采用“洗手间隔离”的方法将该乘客与其他乘客区隔开,但由于其身上的臭味实在令人无法忍受,机长最终决定迫降葡萄牙,将他请下飞机。而据比利时乘客回忆称,该名男乘客好像几个星期没洗澡,体臭熏天,导致多名乘客明显不适。


真相也在最近揭开。该位患者是俄罗斯摇滚音乐人苏其林(Andrey Suchilin),他下机后被立即送医,被诊断出是在旅行途中染病,上飞机之前曾经看过医生,被告知是“普通的沙滩感染”,开了抗生素,但是他其实所患的是坏死性筋膜炎,病情恶化很快,部分肌肉组织遭到食肉菌啃食坏死,才会散发令人难以忍受的恶臭。苏其林随后被送往重症病房救治,但不幸于6月25日不治身亡。


2

食肉菌离我们并不遥远


其他案例


案例一:广州七旬老人被蟹钳钳伤,不治身亡


案例二:非洲回来下不了飞机

37岁的王先生前不久在非洲肯尼亚刚果出差,那时他就开始感觉到腹部、肛周会阴部肿痛,到后来范围逐渐增大,疼痛程度加剧,他只能回国看病。

在回国的飞机上,王先生出现流脓症状,肿胀的位置甚至还发出阵阵恶臭,病变迅速进展到腹部以及左下肢,左下肢肿痛到以至行走都十分不方便。

飞机降落后立即将其送往附近120急救。


案例三:70岁广州务农阿伯中招

在田间耕种的70岁阿伯感觉肛周出现肿痛,他自以为是简单的肛周脓肿,没去理会,继续在田间劳作。

结果第二天出现高热,肛周皮肤发黑,红肿迅速蔓延至臀部、阴囊、腹壁等处,在被当地多家医院拒诊后转入医院,也被确诊为坏死性筋膜炎。

经过治疗,阿伯这才保住了性命。


3

“食肉菌”到底是什么鬼?

虽然名叫“食肉菌”,但“食肉”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


食肉菌并非单一细菌,而是指由不同细菌引发的坏死性筋膜炎,是对于链球菌或者能造成肌肉组织损坏的菌类总称。食肉菌(flesh-eating bacteria)亦非靠食肉繁殖,主要透过伤口入侵皮下筋膜,在感染阶段向感染者释放毒素破坏患者的表皮和肌肉组织,该毒素会触发T淋巴细胞的防御机制,因此也会导致患者的局部组织细胞增生。

点击空白处查看感染后图片


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已曾描述食肉菌的症状,令食肉菌首次走进人类文献。1884年,法国病理学大师巴斯德(LouisPasteur)再进一步发现一名女性身上出现食肉菌的踪迹,成为现代同类文献的先驱。


不过,在过去百年,即使该病菌毒性剧烈,但因较为罕见,一直没有引起外界注意。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媒体为该菌冠上“食肉菌”(flesh-eating bacteria)“恶名”后,此菌才备受关注。


4

毒性大,严重的话24小时就能“吃掉”感染者!


食肉菌的可怕之处就是毒性太强,抵抗力差的人根本无法抵御。它在人不经意时就袭击到人的体内,可能是你在花园里割草时不小心划破伤口的时候,也可能是在你洗虾子,被虾钳戳了一下手的时候,甚至是被一些微小昆虫叮咬,食肉菌都可以从这些小小的伤口进入人体吞噬着生命。


此外,人感染“食肉菌”,未必就会出现严重病发。患者的皮肤及脂肪可能只会出现所谓“蜂组织炎”,病情一般较轻,但若病情拖延,病人可患上“坏死性筋膜炎”。病人患病的严重程度,往往取决于个人体质,若本身免疫力较差,譬如有肝脏问题或糖尿病,易出现比较严重的感染。



噬肉菌非常容易在海鲜上出现,涉及弧菌性的个案多与海产品有关。垂钓、潜水或是在街市买海产被海鲜弄伤了手,都有机会感染食肉菌,但在众多感染途径中,吃生蚝风险最高。如果不小心被买回来的海鲜弄伤了手,记住,要马上用消毒药水清洁,不可随意处理,这种病菌会侵蚀你的肌肉,严重的话可能会在24小时之内将你致命。


5

感染食肉菌有哪些症状?

食肉菌感染在早期也可能无任何表现,随着感染的加剧,逐渐出现中到重度感染的表现,如发热、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呕吐、腹泻及脱水等流感样症状,典型的体征为感染局部皮肤出现红斑,并迅速向周围扩散,病变区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数小时到数天内,红斑逐渐变成暗黑色或暗紫色,多个斑片融合形成大片皮肤坏疽,皮下组织大量坏死。


此时皮肤出现特征性的紫色大水疱伴有剧痛,坏死沿筋膜表面迅速扩展,产气并出现恶臭,皮下窦道形成。局部可出现捻发音(类似在耳边捻转一簇头发时所产生的声音)。


正常情况下,病变不累及肌层,在黄绿色坏死的筋膜之下仍可见流血的肌肉保持健康的红色。若未及时治疗,病变可能进一步累及深部肌层,导致肌炎或肌肉的坏死。


6

有了小伤口,千万别大意!


可以发现,食肉菌感染的共同特点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外伤,伤口均未进行有效的处理。


因此,预防食肉菌感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正确处理伤口:预防食肉菌感染的最好方法,是保护皮肤的完整性。但实际上这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当皮肤破损后,一定要将伤口清洗干净,涂抹碘伏消毒伤口,保持伤口的干燥,避免污染伤口。(圈重点!)


游泳时,要避免损伤皮肤,一旦发生皮肤的损伤应该立即停止继续接触水,进行伤口处理。


对于比较大的伤口,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处理,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慎用创可贴:创可贴只适用于小切割伤伤口,且使用前伤口要清洗消毒、保持干燥。而其他情况下,使用创可贴,反而可能对伤口不利,一是伤口没有有效的清创,二是创可贴将伤口密闭,无疑是制造了一个很好的厌氧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


对糖尿病、肿瘤和肾病等抵抗力较弱的患者,出现伤口后,更应该重视及时处理。


感染食肉菌很可怕,

但大家也不用过于恐慌,

毕竟遇上组合作乱的食肉菌,

几率还是比较小的。

总之,日常生活中受伤了,

记得要注意伤口处理,

如有恶化一定要及时就医。


转发出去,

让更多人了解这种病菌吧~


编辑:朱晓华  责编:陈广泰



猜你喜欢

【重磅】广东AI医生悄悄进村,从此在家看病!全国首创!

【科普】20个最常见的“饮食误区”,史上最全整理!你中了几个?

【科普】葡萄上的白霜要不要洗?水果的 14个小秘密,你必须知道!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点个赞压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