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委联合发文:明确大力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

来源: 开维医药视点/gzkeenwin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共同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


一、《创新指导意见》意见主要讲的啥


《创新指导意见》共六个部分,20条。

一是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二是加快建设协同高效的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包括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平台和重大项目工程、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大力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和构建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网络等措施。

三是加快培育和集聚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主要包括加快培育和集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尖子人才、青年英才,培养一支专业化科技管理队伍,完善科技人才管理与服务保障制度,从人才评价考核、薪酬和人事分配、“职务发明”奖励等方面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激励机制。

四是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包括实施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建立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等。

五是推动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改革卫生与健康科技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科技创新、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准入应用等制度。

六是进一步加强对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科卫协同”机制,多渠道加大投入,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等,为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二、《创新指导意见》有啥特点


这次关于卫生科技创新政策的指导意见,包括激励政策,相信会使行业内科技工作者们非常受鼓舞。那么《指导意见》中,有哪些新特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呢?

首先,《指导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突出了科技创新在整个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中的优先和核心地位。

第二,《指导意见》中无论是体制机制改革,还是任务的部署,原则都是坚持需求与问题导向,这也是要求科技创新和卫生与健康工作全方位的融合。

第三,《指导意见》把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除了贯彻落实国家的文件精神,《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了这个理念,结合行业的特点,落实很多措施,包括分类的评价制度,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不同研究领域,采取不同的评价制度。

第四,突出了医疗卫生机构在整个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里面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文件的重要特点。在国家大的文件里面,强调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都是创新的主体,在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里面,除了以上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是我们这个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我们国家科技创新出台的所有激励政策,都适用于我们的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也消除了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疑问。

第五,《指导意见》中特别强调要加强临床医学研究。我国现阶段的临床医学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许多临床诊疗方案都是运用国外的,如何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临床医疗资源,把临床医疗资源变成临床研究资源,通过临床研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第六,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推动中医药的科技创新。在这方面,我们并不是并跑和跟跑的问题,我们是领跑,我们要继续在这个领域引领。

第七,特别强调医、研、企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医”是代表医疗卫生机构,“研”是科研机构,包括医学、工程和其他学科,“企”就是企业,包括资本。经过我们调研总结,我国许多重大临床创新成果,包括临床技术、新药和医疗设备,都是通过“医研企”协同创新。

最后一个特点,就是高度重视领域的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三、《创新指导意见》有关中医药说了什么


中医药科技创新是我国的特色和优势,既要传承发展,也要走向世界。要积极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领域的优势特色,重点解决中医药临床难题以及制约中医药疗效发挥和提高的瓶颈问题。要推进中药保护和发展,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保障民族药资源与适生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临床用药的质量与稳定供给,加快形成中药标准化支撑服务体系。为此,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以及中药保护和发展。

(一)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组织编纂《中华医藏》,系统继承、整理和挖掘中医药古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领域的优势特色,加强对重大疑难疾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重点解决中医药临床难题以及制约中医药疗效发挥和提高的瓶颈问题。健全中医治未病技术与服务体系,提升中医康复服务能力和规范化水平,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医疗器械研发。进一步提升民族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加速完善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评价和转化体系。 

(二)推进中药保护和发展

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建立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建立覆盖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的资源监测网络。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提高中药资源保障水平和新药研发能力。推动民族医临床医疗规范化与标准化,保障民族药资源与适生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临床用药的质量与稳定供给。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中药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中药标准化支撑服务体系,引领中药产业整体提质增效,切实保障百姓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