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我不是药神》,国家医保局在行动,将发力推动抗癌药降价

来源: 温泉计生你我她/WQJSNWT

一部叫做《我不是药神》的电影,讲了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讲述的是白血病人为了生存代购价格低廉的仿制药,然后引发法律制裁的故事。

电影院现场有多次大规模哭泣流泪的电影,散场后,人们继续激烈讨论。此时,国家医保对于抗癌药的相关政策也倍受舆论关注。

国家医保局向媒体表示,正在开展准入谈判,专项招标采购,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如何解读这一政策利好?

其实在今年5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院士已经表示,降低抗癌药品费用三项措施拟于5月1日后启动:进口药品实行零关税;对已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施政府集中谈价和采购;对未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行医保准入谈判。可以说,这是广大肿瘤疾病患者的福音,虽然不是说立即解决所有患者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但至少降低肿瘤药物的价格方面确实有实质性突破了。

之前我们讨论过进口抗癌药物免关税的问题,单纯免关税只是政策表达的一个姿态,对广大肿瘤患者朋友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帮助。这是因为关税在整体药价里的比例太少了,具体一点,只有4%左右,就好比保时捷打折,普通民众能买得起吗?这一次不一样,国家开始降低到增值税,我国目前对大多数药品增收的增值税税率为17%。,这个税降低后药物价格会明显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药物在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定价可以不一样,决定进口药价的因素有很多,也有很大的操作空间,所谓集中谈判,就是国家发挥优势,和公司谈价格,这样有可能达成双赢局面降低药价。此次医保局的表态,正是要从准入谈判开始着手,寻求最大程度降低药价可能。

目前而言,影响我国抗癌药价格和使用的还有其它政策因素。我国特有注册审批过程也是进口抗癌药价格高昂的部分原因,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进口药品皆需要在我国重新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而这在多数国家是不需要的。美国、欧盟和日本于 1990 年在布鲁塞尔启动了“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定国际协调会议”(简称 ICH),为药品研发和审批上市制定一个统一的国际性指导标准,以便更好地利用临床、药学和药理数据资源,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加快新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发使用。但中国未加入ICH,任何一种新药,无论拥有多么充足的全球数据,无论在国外已经安全使用了多少年,要想进口到中国就必须在国内重新进行临床试验。而这个时间一般需要 2-3 年甚至更长。

有业内专家认为,仿制药是国民用好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的最主要的办法。而我国2016年才开始真正地开始做生物等效试验,比欧美落后了20多年,可以说,一直以来对仿制药的重视程度依然远低于应有水平。

因此,一方面进口抗癌药零关税和降低增值税,同时还需进行相关制度改革,另一方面设法提高国内药企研发生产能力。仿制药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把质量、品牌提上去,逐步实现进口替代,才能真正实现低价抗癌药惠及国内患者。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个人英雄主义”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让一群人的痛苦和磨难,让公平、善良和勇气广泛传播,同时,也给更多的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希望现实中我们的癌症患者不再孤军作战,人人有药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