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峥主演的新电影《我不是药神》在全国上映。影片讲述了一个走私印度仿制的抗癌药物的店主,帮助一批白血病患者,并卷入法律与道德漩涡的故事。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熟悉医疗行业的人也都明白影片中药企的原型,就是瑞士诺华公司与格列卫。
电影的上映,也让一个争议性的话题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药企为了经济利益而让药品价格高昂,与癌症患者寻求生存之间的矛盾。
药品的定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电影出来后也有很多文章进行了分析,这里不再多述。但另一方面,我们是不是有一些技术和资本的手段,可以帮助降低药品和医疗服务的成本,改变这种残酷的格局呢?
技术驱动医疗创新
开发新药是一项漫长而且低效率的工作。数据显示,所有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只有不到12%的药品最终能够上市销售,而且一款新药的平均研发成本高达26亿美金,这让药企不得不抬高价格。
要在自然界无数种物质中找到一种能治疗某种特定疾病的物质,大多数情况下科学家需要扩大筛选对象以期邂逅目标分子,在同一时间进行数以百万计的试验。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尝试利用人工智能开发虚拟筛选技术,以提高筛选的速度和成功率,从而降低成本。
中国如今整体的医疗费用中,住院仍是主体,占了总开支的30%左右,然后是门诊和处方药费用,分别占19%和18%左右。
中美合作助力降低医疗成本
中美之间的合作,则可以从法律、政策、资金上为降低医疗成本助攻。
从去年开始,中美的医疗实验数据开始尝试共享,而且在《我不是药神》上映的同期,CFDA发布了《接受药品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技术指导原则》。政策下发后,不仅会带动国内新药审批的速度,更会缩短国外新药进入中国的时间。
根据西方国家的专利保护法,药物专利的生效期起始于药物的发明之日。一种新药从发明到通过临床试验上市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就导致企业的专利保护期限缩水和价格上涨,而任何能缩短整个过程的手段,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品价格。
无论如何,对于医疗这样的行业,即使是很小的进步,也可能撬动数十亿美元的市场,更不用说还可以因此拯救处于痛苦与绝望中的患者。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市场合作上,我们都看到了很多希望改变医疗现状的努力,这是值得庆幸的事。
热门平台推荐:医药供应链联盟
微信号:cmsu168
热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