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上海医生万米高空再施援手成功救治昏迷乘客

来源: 浦东卫生计生/pdwsjs



  日前,一名44岁的赵先生在从上海前往青海西宁的航班上突发“昏迷”状态,多亏同机的上海市浦南医院心内科主任于泓教授出手相助,通过初步诊断与治疗,稳住其病情,为飞机迫降,送患者到中途医院作进一步诊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上海籍赵先生,为安排家庭旅游,只身先行飞往青海西宁。飞机起飞前空腹的赵先生还没有任何不适,但起飞约5分钟左右,他就突发头晕、呼吸急促、手足抽搐、说话不能成句,并呈“昏迷”状态,机上乘务人员尽管先期经过急救培训,见此严重的症状也显得惊慌失措,迅速带来急救箱,给赵先生吸上氧气,并报告机长及时广播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恰巧上海心血管专家于泓教授乘坐此次航班前往西宁,他是为预约的当地几位高难度心脏病患者实施介入手术。于泓教授听到广播后,第一时间来到乘务员身边,说明身份的同时,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并进行了详细的查体,测量血压、心率等,在乘务人员和热心乘客们的帮助下,马上给予赵先生补充糖水、面包等。纠正可能并存低血糖的同时,初步排除了气胸、哮喘、心律失常等危急重症疾病,考虑赵先生为“过度换气综合征”,当即撤除了吸氧的面罩,并不断安慰患者,嘱其平稳呼吸,用可控性腹式呼吸代替浅快的胸式呼吸,约10余分钟后,患者手足抽搐、头晕症状得到初步缓解。警报解除后,换来所有乘客的一片掌声,为于泓教授的专业性和高超的医疗技术点赞。同时航班机长联系就近的安徽合肥机场,实施飞机紧急迫降,送患者至当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于泓教授也遂将他详细记录的病情资料转交给机场急救人员,并叮嘱进一步查心电图、心肌酶、D二聚体、血气分析等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肺栓塞等严重疾病。




  据了解,于泓教授前期在乘坐飞机前往青海西宁的途中已数次成功实施医疗救援,均使患者化险为夷,得到了很好的抢救治疗。于泓教授是上海“智力援青项目”的专家与负责人,在急诊急救以及心脏介入手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为积极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优质医疗资源、高技术人才援边的号召,率领团队积极与西宁市三院合作,协助医院建立心脏中心,并派上海专家常驻西宁市三院,短短半年时间,就积极救治急性心梗患者达30多例,开展冠脉介入、先心病介入、起搏器植入手术等心脏介入手术达200例,同时也积极救治各类急危重症患者数十例,技术方面填补了西宁市三院的多项空白,为当地培养了多名医护人员,还多次组织上海专家团来西宁义诊,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及优质的服务,受到当地市民的一直好评,也由此与青海人民结下深厚的友谊。


  对于乘飞机旅行的人来说,由于面临大气压和氧气浓度降低、噪音、振动、低温的影响,还有社会和情绪应激的刺激,为此,于泓教授建议乘机前应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适当进饮食,勿空腹、疲劳、紧张、动怒,在狭窄的空间里也需要定时活动肢体,尤其是下肢、足部的屈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经济舱综合征”。另外,对于有不稳定心肺疾患的人,一定要事先让看诊你的医生征询外出的建议和注意事项。在排除了器质性疾患之后,既往有过度换气综合征发作的人,可以事先在心理科医师指导下服用适当的药物以预防发作,保证安全出行。



过度通气综合征小知识

  典型的过度通气综合征是每分钟通气量超过代谢需求的一种状态,导致血液动力学和化学变化,产生特征性的烦躁不安症状,通过故意过度通气而使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减低可以诱发这些症状。目前学界认为对此更好的术语可能是行为性呼吸困难或心因性呼吸困难,而将过度通气看作是结果而非原因。现在也认识到某些病人可能生理学上易发生心因性呼吸困难。处理上首先应该排除威胁生命的情况,如心肌梗塞、哮喘、肺栓塞、气胸等,简单有效的措施就是向病人解释过度通气如何产生这些症状、保证有措施能终止发作。






增强“四个意识”、落实“四个新作为”,以特殊精神状态作出特殊努力!


本文来源:浦南医院


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们“浦东卫生计生”公众微信,每天都会有准确、精彩的健康资讯推荐到大家哦!




小卫和小薇,祝您健康每一天!

长按二维码关注浦东卫生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