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股力量影响医药终端变革!大参林“广西峰会”精彩盘点

来源: 21世纪药店/cn21ydb

“我期盼,作为行业的领跑者、变革者的大参林,能成为行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之一。”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执行会长付明仲表示,在政策风云变化以及新业态冲击的背景下,希望大参林在医药领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和创新,致力于促进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并积极思考如何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和创新,从容应对挑战,尽早把握机遇。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执行会长付明仲


正如付明仲所言,在药店并购加速、规模加大的背景下,如何准确审时度势,整合资源赋能,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非常关键。在由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21世纪药店报、中国药店管理学院承办的“新赋能·赢未来-大参林(广西)工商合作峰会”上,多位重磅大咖的精彩演讲也让药店同行们对政策热点理解、新零售业态的探索有了更广阔的思路。




陶剑虹:影响医药终端变革的4大力量


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医药经济报》总编陶剑虹


受国家“医药分家”、医保控费、临床合理用药、药占比控制、集中招标采购等核心政策影响,处方院外化已是大势所趋,药品终端结构将重塑,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启,零售药店或将成为药品的主流市场之一。


而影响医药终端变革的4大力量则分别是:扩大药品进口、新一轮医保谈判、药店分类分级管理,以及处方外流与DTP药房,而其中,DTP药房将是最有利的承接方式。与普通药房的盈利能力对比,DTP模式的行业净利率约8%-15%,高于普通零售药店5%-7%的水平;同时,专科药相较OTC药物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有助药房获得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最终实现工商共赢。我相信,零售百强企业的蝴蝶效应足以重构中国医药产业的新格局!


付钢:成为最终赢家需要具备三种能力


百洋医药集团董事长付钢


面对监管政策、市场格局、消费者需求、技术创新等客观因素的环境,中国医药流通行业首先将面临三大变化。


第一是信息技术的变化,如新型医药软件SaaS话、院外HIS化、决策智能化等趋势,均使医药行业逐步走向成熟;第二是产业格局的构建,一致性评价对非专利药的冲击、直供模式的普及型、专利药以新模式、新格则带来的万亿级市场规模,都将重新构建行业格局;再者是行业分工的清晰化,第三方信息平台的崛起、梧州模式的出现,均让政府监管变得容易、医院成本与医生风险得以下降、药店收入大幅增加,与消费者更为便利。总而言之,政策的驱动与技术的创新,让药品经营行业不断走向成熟。


在此背景下,如何成为最高级别的专业化服务药房,无疑是各区域龙头企业的必然发展方向。要成为行业的最终赢家,各零售企业需要具备三种能力。


首先是能在企业内部对客户进行标签化、对运营过程实现数据化、对服务方式实现反馈即时化的数字化营销体系;其次是在数据挖掘基础上,洞悉消费者需求,对品类进行优化与改革,形成品类矩阵化、品牌组合话、价格方案化的品类协同能力;最后是升级零售药店的服务模式,在门店中引入诊所化服务、体验式服务、智能化服务等形式,以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形式实现零售药店服务能力的全面升级。


在具备了数字营销能力、品类协同能力、服务升级能力这三大能力的基础上,有实力的零售企业将迅速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冲击年销售额十亿规模的新一代智慧药房。


陆怡:医保高保值药品服务项目的四大创新亮点


国药集团西南医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陆怡


医保高保值药品由专业药房供应服务,既可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又能探索创新医保基金管理机制和监管手段。此项目有四大创新亮点:


第一,垫付医保资金:结算时,患者仅需支付自费部分(药价的30%),医保资金(药价的70%)由配送服务企业垫付,医保局通过信息化审核后与配送服务企业结算,减轻了政府财政、医保资金压力。


第二,信息平台实现处方对接:通过信息系统对接实现医疗机构处方推送到定点配送服务企业,由执业药师审核处方后,为患者调剂药品,根据需要配送到指定地点。


第三,协助搭建专业化审核平台:根据对病种诊断认定、治疗方案、用药方案和处方信息进行经办初步审核及录入核对,严格监控患者用药准入门槛。


第四,协助慈善项目实施与监控:执行相关品种慈善援助项目,建立以患者个体为单位的慈善档案,有效减轻了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的同时,做好慈善项目与医保支付的衔接监管工作。


工商合力 共迎处方外流利好


今年以来,备受药店行业关注的新政无疑是《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有业内人士认为,该意见的出台有利于促进处方外流,利于药店的发展。面对这波政策利好,工商该如何合力?


论坛嘉宾:

百洋医药集团董事长付钢

国药集团西南医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陆怡

健民药业集团总经理裴学军

广西一心医药集团董事长刘文军

石药集团药品事业部副总裁王洪斌


Q1:面对处方外流,您认为工商合作的新模式应如何搭建?


付钢:以梧州模式为例,处方外流必须具备四个要素,一是专业化信息平台的搭建,二是医院有相关的主动性,三是工业品牌企业的配合,四是连锁药店在医院品种上的充分储配与提供,缺少以上基础,处方药难以快速流到零售市场。除此以外,上游工业销售体系的变革,对于员工考核机制的完善,都十分关键。同时,如何争取到医保资源,如统筹资金的支持,也是另一要素。


裴学军:“梧州模式”目前仅在1家医院和部分药店中实行,期盼未来将有更多的医院以及符合资质的零售药店能参与其中。工商要开展战略深度合作,要注意共建品类、共建专业化服务能力,以及共建患者教育这三方面。


刘文军:要实现处方药的外流,地方政府的支持与相关政策的加快出台与落地,是重中之重,没有配套的地方政策,再多的空谈也不能改变市场格局。另外,如何确保外流处方的真实性,如何让更多的真实处方流出市场,也是处方药外流的另一关键。


Q2:长远来看,“处方外流”上应天心,下合民意,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医药工、商企业想要吃到 “处方外流”的蛋糕,该做好哪些必备条件,才能抢到“椅子”并吃上“蛋糕”呢?


余怀军:OTC和处方药的销售在“人、货、场”这三方面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而处方共享平台能不仅扩大了整个医药零售市场的“蛋糕”,并带动了OTC产品的销售,最终实现了销售和利润的提升。


我们这里诞生了第一代的智慧药房,相信未来2.0版本的智慧药房能进一步提高零售药店的专业化程度,让每一位参与者能拥抱“处方外流的春天”。


王洪斌:不管是医药工业企业还是连锁药店,“创新”和“专业”是最重要的发展因素。石药作为一家95%以上的产品都是处方药的药企,不仅持续加大产品研发的投入,并时刻关注国内外的新药研发内容。而药店想要分食处方药外流这块蛋糕,必须全面提高个性化服务意识、消费者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水平,以及专业服务能力这3方面的要求。


陆怡:要促进处方药外流到零售终端,零售药店的专业化服务是根本所在,没有专业化服务,政府不会支持相关工作、医保部门不会把统筹资源投放到零售终端,处方药外流也就只会变成空中楼阁。


因此,加强零售终端专业人才的培训、研究消费者、上游生产企业、医生的不同需求,以创新手段促进零售终端的服务能力,从而得到政府管理部门、上游品牌工业与消费者的认可,才是促进处方药外流的王道。


除此以外,上游品牌工业营销渠道与方式的转变、专业化培训的支持、大众消费者的教育与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


付钢:在我看来,处方外流是行业的必然趋势,但真正有能力承接这块市场的零售企业并不多,各企业应尽快做好相关准备与布局,有才机会抢占到这片蓝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