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过去,全省卫生计生工作“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完成得如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竣工冲刺,山东卫生计生工作又添了几砖几瓦?7月20日,2018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推进会召开,一大批新进展、新突破“浮出水面”,特摘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工作成果向您展示。
围绕动能转换中心工作建了3根“承重柱”
医养健康产业规划率先出台
今年上半年,省卫生计生委集中精干力量,协调各方资源,全力开展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研究审议通过,6月25日,《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出台,这是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强”产业中第一个出台的专项规划,是山东历史上首个健康产业规划,也是全国首个由省级卫生计生委牵头制定的健康产业规划,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认可和省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8300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到2022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15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5%,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中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0%以上,打造济南、青岛、烟台、淄博、临沂等一批医养健康产业千亿级城市;到2030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4%-15%,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产业集聚、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医养健康产业体系全面形成。设立两支医养健康产业母基金,目前第一支母基金已设立,总规模100亿元,将对发展潜力大、引领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扶持。
目前唯一国家级医养结合示范省开建
2月9日,当时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复函同意山东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我省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示范省。2月26日,省政府召开创建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启动会。目前,我省确定了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济宁、威海6个省级示范先行市和80个先行县(市、区)。15个市出台了市级示范创建方案,在全国率先突破了医疗机构申请设立养老机构在法人登记、审批程序、业务范围等方面的政策障碍。全省14个市推行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8个市开展了家庭病房(床)服务。90.7%的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353家医疗机构开设了老年病科。152家医疗机构开展了安宁疗护服务。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建设领先全国
今年3月,我省顺利通过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建设试点工作评估,成为全国首个获得大数据采集应用授权的省份,并于4月率先实现国家、省、市及建设企业签约。5月,2018年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及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交流大会在我省成功举办,吸引了1.6万人参会。7月2日,济南市政府承办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产业合作对接洽谈会,吸引了130余家企业、43家机构、约500人参会,与57家重点项目单位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或意向,预计总投资额达176亿元。成立山东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为北方中心建设做好智力支撑。
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了N间“功能间”
进一步深化医改意见出台
5月12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这个《意见》是在我省深化医改进入爬坡过坎、攻艰克难关键时期出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件,围绕解决当前我省深化医改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提出了10个方面31项具体改革措施。文件出台后,全省各级都深受鼓舞,认真学习,全力抓好贯彻落实。截至7月10日,13个市召开专题会进行集中学习,12个市组织了政策解读培训,12个市正在制定本市的实施意见,其中淄博市和枣庄市的贯彻落实方案已提请市政府审议。
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实施意见出台
6月4日,省卫生计生委、省编办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政策措施,明确了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及时间进度安排。对17市89个县开展了2017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考核成绩同比提高9.88分,国家复评组对我省改革成效予以高度评价。
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出台
5月28日,省委组织部、省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不到位、招人难、活力低等问题,提出了5大项18条具体措施。在临沂、菏泽两市先行启动“业务院长”选派工作,从二级以上医院选派人才支持扶贫重点乡镇和薄弱卫生院发展,完成了首批64人遴选工作。此外,我省还加大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力度,2018年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招收3969人;确定了2018年公费医学生培养计划,拟招收1030名公费医学生。
县以上信息平台全部实现互联互通
全省17市全部建成市级信息平台,137个县(市、区)中的34个建成了县级物理平台、103个基于市级平台构建了县级逻辑平台,省、市、县三级平台全部实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省平台实现与26所委属(管)医院、17市、137县(市、区)的互联互通。我省7家单位通过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5家信息化区域平台和医院获得信息化建设优秀案例奖,成为获得表彰数量最多的省份。
专家来到家门口看病
医联体建设加快推进,山东省立三院集团化医联体,滨州无棣、临沂费县、青岛即墨等县域医共体建设,在资源共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形成良好示范效应。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选派300名医师赴重点县市基层一线服务,推进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下沉基层。
家庭医生和我签约啦
截至6月底,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2.5万个,137个县(市、区)均启动了2.0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居民达2911.83万人。
基本公卫服务走到身边
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复核升级并向居民开放,累计共复核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561余万份。设计基本公共服务视觉识别系统,开发了承担机构电子地图,为群众接受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就近就医和分级诊疗提供便利。
创新建立短缺药品市场撮合机制
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不断强化,拓展试点基本药物全额保障覆盖面,济南、青岛、威海、临沂4个市以及邹城、无棣等县市区相继开展了试点工作。在全国创新性建立起规范的短缺药品市场撮合机制。对各地“两票制”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督导检查,承诺执行“两票制”且在平台有实际交易记录的流通企业达到473家。
围绕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建了一批“精装房”
医疗服务“精装修”
今年起,省卫生计生委在全系统启动“双创双提双满意”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系统创建100个左右省级优质服务示范单位、创建100个左右省级智慧服务示范品牌,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全面提升服务效益,达到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医务人员满意的目标。印发了《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开展智慧服务品牌创建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优质服务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通知》,分别制定了3个方面智慧服务品牌和7个领域优质服务示范单位创建标准。启动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面开展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癌症等“六大中心”创建工作,17市均出台了建设规划。
健康促进“精装修”
深入推进“一评二控三减四健”专项行动,举办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赛、健骨操等活动。制定《山东省国民营养计划(2018-2030年)》,顺利推进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两批4个国家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和32个省级健康促进试点县顺利通过验收,济宁市任城区和东营市垦利区在国家验收中分获两个批次的第一名。
妇幼健康“精装修”
制订“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强化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完善救治网络,夯实母婴安全主体责任。截至2018年6月,全省已建有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91家、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84家。出台《山东省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办法》,已完成80%原三甲妇幼保健院等级复审工作。扎实推进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上半年累计为44.06万人提供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
中医发展“精装修”
继续实施中医药“三经传承”战略,培训中医药传承人才769人,新增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4个、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5个、基层工作室9个。创建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4个,新增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3个,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2位。持续加强中医医院内涵建设,成立省级中医药质控中心10个、市级160个。建设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特色技术挖掘提升项目80个,新建基层中医馆26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覆盖率分别达到88.49%、95.79%。
计生服务“精装修”
推进计划生育“互联网+”服务,全省生育登记覆盖率和育龄妇女信息覆盖率均超过85%,全省95%的乡级和81%的村级卫生计生行政管理资源已经整合到位。自2018年1月起,将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610元、480元。全省向194.64万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发放奖励扶助金18.68亿元,居全国第1位;向8.82万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发放扶助金5亿元,全省为5.88万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建立信息档案,配备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13.44万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覆盖率均达到100%。
(来源:山东卫生计生)
更多信息敬请关注:
——芝罘卫生计生——
传播健康知识,服务公众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