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淋漓时喝点冷饮,冰爽又消暑;
把水果当饭吃,减肥还健康;
天气越来越热,很多人开启了这样的夏日饮食模式。
然而,这些真是身体喜欢的吗?
今天,我们就从科学角度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饮食习惯,来揭示其中的健康真相→
真相一:热茶比冷饮更消暑
冷饮给人们带来冰爽体验的同时,也会给胃肠、咽喉带来刺激,过量食用还可能导致胃痛、腹泻或其他不适。
事实上,对抗暑热,不妨泡杯热茶,既能促使毛孔张开,促进汗液的分泌,还可以利尿,有助于降温,我国古时就有“热茶最解暑”的说法。
英国科学家研究表明,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需要提醒的是,喝茶的温度不要太烫,控制在65℃以下为宜。
真相二:肉吃多了感觉更热
不同食材,吃后产热的效果也不同。
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仅有5%~6%作为热量散失,脂肪则是4%~5%。
肉类:蛋白质含量是15%~20%,鸡蛋是13%;
蔬菜:白菜蛋白质含量是1.5%,番茄是0.9%,冬瓜是0.4%。
如果膳食中蛋白质摄入过多,鱼肉蛋吃多了,夏天会感觉更加燥热难受。而蛋白质含量很低的蔬菜水果,更有利于让人感觉清爽。
真相三:吃点辣有助消暑散热
很多人到了夏天会拒绝吃辣,认为其会导致上火。
事实上,盛夏适当吃点辣也有助散热,因为辣味食物能让人体各部位血管扩张,如此一来身体就会散热。
对于湿气重的地区来说,夏天吃辣还能给身体“除湿”,吃辣味食物有助平衡寒热,对健康有益。
提醒大家,夏季人们常吃的西瓜、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茄子、萝卜等果蔬,都属于寒凉性食物,吃多了容易损伤脾胃,轻则胃脘不舒,重则胃疼。
真相四:补水不能只靠白开水
夏季流汗损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因此天热时补水不能只靠白开水。
自制绿豆汤、柠檬水等不仅消暑降温,还能补充维生素等多种营养。
黄瓜、西瓜、番茄等果蔬中不仅水分含量高,还富含各种抗氧化剂、多种矿物质及B族维生素等,对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衰老、抵御疾病都大有好处。
真相五:降火不能全靠吃苦
苦味食物中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舒张血管的作用,不少人觉得只要上火了,就可以吃些苦瓜、野菜,喝苦丁茶等苦味食物来下火。
实际上,这些苦味食物多适合泻肝胆、胃肠之火,如果有喉咙疼痛、口臭、眼睛发红等症状,可以适当吃点“苦”,而对于口舌生疮等心火症状则不适用。
另外,吃“苦”也要适度,过多食用苦味过重的食物,可能会损伤脾胃,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此外,脾胃虚寒者、幼儿、孕妇都应慎食苦味食物。
真相六:没胃口能靠饮食调
一到夏天,很多人的胃口就被酷暑给“剥夺”了,有些人就选择干脆不吃,但导致每天都精神不振、身体乏力。
其实,没胃口时也要吃点东西,有些食物有助刺激食欲。猕猴桃、柠檬、番茄等酸味果蔬就是不错的选择。
很多调料也能起到刺激食欲的作用,如醋、葱、姜、蒜等,使人胃口大开;
松软、水分含量高的食物相对容易消化,如面食、粥类,胃口不好时可选择此类食物。
真相七:凉茶并非人人适合
炎炎酷暑,凉茶受到了很多人追捧,但作为药食同源的一种饮品,凉茶中有大量中药熬制的成分,因此喝时要看体质。
1.内热、火气重的人
多表现为口舌生疮、嘴角溃烂、失眠多梦、口干口渴等,应该喝清热解表茶,代表药材有银花、菊花、山枝子、黄芩等;
2.咳少痰、口燥咽干的人
应该喝清热润燥茶,代表药材有沙参、玉竹、龙梨叶、冬麦、雪耳等;
干咳少痰、口燥咽干大多是因为体内虚火旺盛,肺燥、心火旺、肾阴虚等,有时还伴随心烦失眠、爱发火、咳喘痰血等症状,建议日常多喝西洋参茶,温凉水冲服,降火消暑,滋阴补气。
3.湿热气重、口气大的人
多表现为口苦、口干、口黏等,应该喝清热化湿茶,代表药材有银花、菊花、土茯苓等;
4.其他人群
寒性体质人群、老人、幼儿、月经期和产褥期女性都不宜喝凉茶。
真相八:水果不能当饭吃
很多人认为水果不含脂肪,能量低,夏天用来当饭吃,还能减肥,但事实上水果并非能量很低的食物,由于味道甜美很容易吃得过多,其中的糖易转化为脂肪而堆积。
另外,人体所必需的另外一些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在水果中含量甚微。
长期用水果当正餐,会引起蛋白质和铁的摄入不足,从而引起贫血、免疫功能降低等现象。
我已经按照上面说的做了,
怎么还是怕热、爱出汗呢?
怕热、出汗多还可能因为啥?
1.肥胖
人的皮肤下有一层层散热的脂肪,脂肪组织含水分少,血管分布少,不易传热,不利于体内热量的散发。
因此,天气一热,肥胖者就会出现气喘嘘嘘,张口呼吸,借助肺的呼吸增加散热。由于满足不了散热的生理需要,胖人就会特别怕热。
2.甲亢
怕热多汗是甲亢的特征之一,此外还表现为身体消瘦、心率过快、精神紧张、难以入睡、大便次数增多等,严重时眼球出现突出。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对症治疗。保证碘摄入量是防止甲亢的主要措施,如适当摄入海带、紫菜等含碘较多的食物。
3.病理性汗症
最简单的自测方法,就是借助空调,在室温26~28摄氏度的环境中静坐,如果仍然出汗,稍有活动则汗出不止,则极可能为病理性汗证,需及时向医生咨询。
小贴士
流汗之后切忌直接吹冷风、洗冷水澡、擦冷毛巾哦!
不仅可能引起皮肤问题,严重时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总是比别人怕热”
“温度稍高就流汗”
现在你知道其中的原因了吗?
快转发身边怕热的人吧~
编 辑:钟嘉敏
审 核:陈明朗 林潇
终 审:华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