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那些你认为的奇葩规定,都是为了保护你

来源: 新野人民医院/xy-rmyy

    医院这个公共空间既是最安全的地方,也是最危险的地方,成为人人畏惧但又承载希望的“神秘场所”。由于医患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对等以及缺乏交流等因素,使得患者对医院的很多“奇葩规定”心怀不满,请相信,那些你认为的每一条“奇葩规定”,都是用鲜血换来的,都是为了保护患者。

1.首先,来说说为什么做核磁共振不能带入金属物体?

案例:前段时间,网上曝出上海一家肺科医院核磁共振室内发生“惊人一幕”:患者家属因心急将做完检查的患者从检查室内接出,而把轮椅推进检查室,结果导致金属制轮椅被迅速被吸附到仪器上。尽管患者没有受伤,但这突如其来的虚惊一场还是令人胆寒。

医生解读:

新医大五附院CT核磁室主任刘艳解释,磁共振强大的磁性会让铁磁性金属物品发狂,一枚小小的硬币会像子弹一样飞起来,更不用说轮椅、输液架和手推车了。此外,强磁场会让银行卡消磁,眼镜架变形,心脏起搏器失效,神经电极绕弯弯。

刘艳认为,这件事万幸的是患者没有受伤,否则那么重的轮椅被巨大磁场吸过去,将患者夹在轮椅和机器中间,很可能造成致命伤害。此外,她相信这名患者在做检查之前,医生一定给家属和患者叮咛嘱咐过,也让其签了字的,但往往有些家属不重视这些注意事项。比如在该科室,工作人员在检修核磁共振机器时,时常会发现硬币、发卡、别针等铁磁性小物件。

除了轮椅,所有通讯类物品,各种磁性存储介质类物品,以及手表,钥匙,打火机,刀具,钢笔、病床、轮椅等均不准进入磁体间。

此外,体内安装、携带的铁磁性物体如心脏起搏器、除颤器、铁磁性心脏支架、人工心脏瓣膜、动脉瘤术后金属夹、植入体内的药物灌注装置、植入体内的任何电子装置、神经刺激器、骨骼生长刺激器、其它任何类型的生物刺激器、血管内栓塞钢圈、滤器、下腔静脉滤器、心电记录监护器、金属缝合线、体内有子弹,碎弹片或铁砂粒等、骨折手术后固定钢板、钢钉、镙丝、人工假肢或关节、阴茎假体、助听器、人工耳蜗、金属节育器、中耳移植物、眼内金属异物、义眼、活动假牙,牙托及头面部有植入物等,都不能进入核磁室。

如果患者的非检查部位有固定假牙、纹身、纹眼线、留存在体内的钛合金物体(如脊柱钛合金固定装置)等,或者已怀孕,一定要于检查前通知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可否进行磁共振检查、用哪种机器进行检查。腹部检查患者检查前三天内禁服含金属离子类药物,检查前12小时空腹,禁食水摄入。有些化妆品中含有金属,它们会与磁场发生反应。所以检查当天不要化妆,包括指甲油、止汗药、防晒霜等,最好护发产品也不要用。

2.为什么住院做个白内障手术,甚至就查个胃镜,还要检查梅毒和艾滋病?

案例:一名腿部受伤的车祸患者被送到新医大五附院,由于情况危急,不及时手术这名三十多岁的小伙子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负责手术的骨科医生在病毒四项检查结果出来之前果断决定,先手术救人。然而手术过程中,一粒骨渣直接扎进医生手指。随后,检查结果出来,小伙子是艾滋病患者。医生仍然坚持做完手术后,才去注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医生解答:新医大五附院医务部主任魏民说,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把传染病归为甲、乙、丙三大类共 30 多种,其中乙肝、丙肝、梅毒、艾滋均属于乙类传染病,要求“严格管理”。我国几乎所有有条件的医院在病人进行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前,比如胃镜检查、白内障手术等常规都要检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俗称 “免疫四项”。这是出于病患、医护和医院管理各个方面的审慎考量。

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出发,免疫四项”是有必要的。这四种病毒的传播途径都是血液、母婴、性,又都能够在病人体内长期潜伏不发病,不做专门检查完全有可能发现不了,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公共安全是大隐患。

所以,术前知晓病人患有这些疾病,术后医护就会更加仔细和认真地对手术室、手术器械、病房等进行清洁,产生的医疗废物也会专门处理,确保其他病人的安全。

3.小孩子感冒了,为什么到医院就让抽血化验?就是个感冒而已,医生凭经验看不了?

案例:一名两岁宝宝因发烧在家门口小诊所打了8天抗生素也没退烧,被送至新医大五附院儿科时,病情已发展至病毒性脑膜炎。家属这才告知医生,诊所并未给孩子抽血化验,8天打了两种抗生素。

医生解答:新医大五附院儿科主任陈春花说,由于血液不停在全身循环,流经身体各个器官渗透到各组织中,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和维护人体各处机能活动和内外环境的平衡。因此,如果人体各部位有异常改变,都会由血液携带多种信息传达出来,检查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变化,可以协助判断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病变情况。其中又以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为具有诊断参考价值。

感冒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种,需要查血才能判断。如果孩子是病毒性感冒,发烧,打抗生素是没用的。单纯的病毒性感冒可以自愈,但是感冒经常是伴有细菌感染,如不及时医治,就会产生咽炎、鼻炎、气管炎,甚至肺炎、心衰等一系列疾病。验血结果是医生做出准确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患者究竟有没有细菌感染,除了人体的一些表象外,还是主要看血象的化验结果,判断出引起病情的原因,医生才能准确用药。

4.孩子感冒发烧医生为什么不给输液?

案例:6岁的小豪感冒发烧,流鼻涕、鼻子不通气不说,还浑身疼,整宿睡不着觉地折腾,其间去了两家三甲医院,结果医生开出的处方都是让吃药和多喝水。眼看着孩子受罪,家长哀求医生给孩子输液,医生却怎么也不肯。直到第七天,孩子终于恢复了。

医生解答:新医大五附院呼吸科主任刘北林说,“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输液相当于一场小手术,静脉输液也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输液用的“消炎药”好得快,不论大病小病,都会主动要求输液治疗。抗生素滥用近些年一直被诟病,据统计显示,中国抗生素人均年销售量达到了138克,几乎是世界人均年用量的10倍以上,由此引发了细菌耐药性增强等一系列问题。有专家为此呼吁,抗生素滥用得不到控制,很快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

有关人士分析,75%的人一年之内至少会患一次感冒,如果我国每年有10亿人次患感冒,人均购买15-20元的药品,感冒药市场容量至少有150亿-200亿元。因此,我国有一千多家药厂在生产大同小异的感冒药,同时外资药企也强势进攻,占据了中国感冒药市场60%以上的份额。这就是中国的“感冒经济”。

一位外国医生曾说,治疗感冒,中国可能是全世界花冤枉钱最多的国家。在医学上,根据引起感冒的病原体不同,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占90%以上,如果没有细菌感染的话,感冒一周左右就可以自愈,因为人体可以产生免疫力。吃药打针,只能缓解部分症状,对于缩短病程没有任何帮。

5.为什么摔了一跤,到医院也要做CT?

案例:一名建筑工人从两米多高的脚手架坠落,当时并未感觉严重不适,到医院后,要求医生简单包扎后,因舍不得花钱,拒绝了医生做头颅CT的建议。谁知第二天就出现精神萎靡、剧烈呕吐、嗜睡烦躁等症状,做了检查才发现有颅内出血,必须紧急实施开颅手术,否则有瘫痪甚至生命危险。

医生解答:新医大五附院CT核磁室主任刘艳说,头外伤后,CT检查是及时有效,且能明确是否有颅内出血、颅骨骨折等严重外伤的方法。临床上外伤后迟发性脑出血的例子数不胜数,外伤后刚开始并没有任何症状,第二天突然出现喷射状呕吐、昏迷不醒,到医院都需要开颅清理血肿。有时候患者只是轻轻摔一跤,也有摔出脑出血的风险。不管医生经验如何丰富,也没法百分百预测会不会发生继发性出血。以前的医生确实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但误诊率不低。随着CT的普及,极大降低了误诊率,使得医生能及时发现患者颅内些微的变化,患者应当听取医生的意见,把伤害降到最低。

6.ICU为什么不让家属陪护?

案例:一位高龄老人病重,在当地医院ICU治疗,老人的四名家属趁ICU病房的第一道门未完全关闭时闯入,并辱骂、殴打劝阻的工作人员,并闯入ICU病房的清洁区,直到110赶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20余人未消毒进入ICU清洁区,造成无菌病房污染。于是医院将四名家属告上了法庭。

医生解答:重症医学科主任贾民说,很多家属抱怨,亲人住进ICU后,每天只有固定的一点时间探视,进了ICU的都是危重症,对于很多人来说,见一面少一面,医院为什么这么冷酷无情,让亲人在生命的最后一程独自面对。实际上,医生非常能理解家属的心情,所以24小时不间断的看护着他们躺在病床上的亲人。

限制家属探视时间,也是有原因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收治的病人病情危重,本身的抵抗力就会降低,同时因为病情危重需要应用许多创伤性的检查和治疗,发生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普通人身上一个微小的病菌,可能对免疫力强的普通人来说没有太大影响,但是ICU里住的都是重症患者,这个微小病菌,在陪护和探视过程中就会增加感染的机率,对患者造成致命性的伤害。且家属陪护和频繁探视势必影响病人休息、增加病人痛苦,不利于疾病恢复。

请家属放心的是,ICU时刻都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在病人旁边观察、监测病情变化和进行相应的治疗,不需要像普通病房那样需要家属陪护,有情况时要家属去找医生护士。ICU有经过培训的专业护理员负责病人的包括吃、喝、拉、撒在内的生活护理,在满足病人生活需要的同时保证病人身上救命的各种管道不出现问题,比家属更专业和安全。

家属可以在探视时间内看望安慰病人,同时和医护人员沟通了解病情。


投稿吧

投稿邮箱:

【nyxyrmyy@163.com】

期待您的来稿!

点击我查看投稿要求

(本图文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统筹:林楠  编辑:陈波   董旭  

请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