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气节之立秋养生

来源: 醴陵市中医院/lilingzhongyiyuan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01

气候特点

立秋和立春、立夏一样,并不是说立秋一到马上就是秋天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俗话说“秋后一伏,汗死老牛”,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才是末伏,再过10天才正式出伏,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才正式宣告结束。所以立秋之后的半个月左右,炎热的天气还会持续,所以有“秋老虎”之说,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但是,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gá]尜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02

情志调理

从五行的对应来看,秋季与悲忧的情志相对应。这主要是因为,初秋时节,大自然逐渐出现了肃杀的景象,人容易产生悲忧的情绪,此时应调整好心情,注重收敛神气、宁神定志,做到内心宁静。同时,秋季天高云淡,适当参加一些郊游或者登山等活动,登高望远,非常有助于缓解悲忧的情绪。



03

起居调理

立秋处暑之间,暑热未尽,虽有金风送爽,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肌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就是这个意思。但要注意的是,“秋冻”并不是“遇冷少穿衣”。当天气骤然变冷时,也应适当地增衣,以凉而不寒为宜。另外,由于脐部是人体最易受凉的部位,着凉会影响脾胃功能,因此“秋冻”时要注意脐部保暖。立秋节气过后,起居调养宜早卧早起,是因为“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因此,一般立秋过后以晚 10 点入睡,早晨 6 点起床为宜,既顺应阳气的收敛,又能舒展肺气。



04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用白话解释就是,中医认为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由于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另外,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因此秋天来了当少吃动物肺脏。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而肺对应秋季,为娇脏,喜润恶燥,故饮食原则应以清热化湿、健脾润肺为主。多食用一些具有滋阴润肺作用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南瓜、萝卜、蜂蜜、芝麻、百合、银耳、梨等,少吃煎炸、辛辣等食物。初秋时节,肺气过盛,而肝气受制,在饮食上要“增酸减辛”,以助肝气,因此可以多吃些像苹果、葡萄、柠檬、山楂等酸味食品。需要注意的是,立秋之后,天气转寒,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寒凉食物。



05

运动调理

立秋节气过后可逐渐增大运动量,多做户外运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爱好, 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如健身操、慢跑、武术及各种球类运动,都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和脑的血液供应,是不错的选择但由于此时白天天气仍比较炎热,因此不要剧烈运动、 大量出汗,避免伤及阳气和损伤筋骨。而且运动时要注意做好防护,避免出现中暑、脱水等事件的发生。立秋节气之后早晚寒凉,变冷的空气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老年人或一些慢性病患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患者,由于动脉硬化、管腔狭窄,加之有大量的脂类沉积与斑块形成,容易在动脉收缩时导致血液流通受阻,从而导致一些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 中老年人或者一些慢性病患者在秋季并不宜过早晨练。最好把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或者傍晚,如果是上午锻炼,也尽量晚一些,以减少心脑血管发病风险。



06

立秋节气灸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而秋季又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肺与秋同属于五行之金,为阳中之阴。《素问·五脏生成》:“诸气者,皆属于肺。” 秋季之肃杀, 是对夏气生长太过的削减;肺气之肃降,是对心火上炎太过的制约。肺金之气应秋而旺, 肺的制约和收敛功能强盛。人气亦当顺应秋气而渐收。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 “秋三月…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又曰:“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因此立秋时节的灸疗调理肺经为主, 以平稳收养为原则, 不宜过分宣散。选肺俞、膏肓、膻中、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



醴陵市中医院门诊10楼治未病科期待您的到来。

联系电话13017284532  彭医生

科室以中药配合特色中医外治法如:针灸、刮痧、推拿等对患者进行调理,改善体质,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目的。

主要针对亚健康人群、失眠、痛经、常见病、疑难病等


供稿:治未病科  宁伟英   彭智远

微编:张孟芳

审核:曾  丽

终审:邓  纲

往期精彩内容

生死极速 | 市中医院胸痛中心创下13分钟开通血管新纪录


治未病科 | 用中医心践行中医梦


快乐暑假 “救”在身边 | 市中医院举办中学生急救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