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暖医”张松林,33个猪心,练就缝心“绝活”

来源: 宜昌卫生计生/YCWSJS

引   言

外表冷峻,言语木讷,在平常人眼里,张松林是一位“冷”医生,可在患者心中,他却像一团火,用默默的付出,温暖着每一个人。为了抢救主动脉夹层患者,他整夜鏖战,曾经创下连续站台手术16个小时的记录;为了确保手术后的患者能平稳恢复,他曾经在监护病房守候6天6夜,陪伴患者走过生死之界——他用一双妙手,在心脏和血管的方寸之地破译生命密码,无数次挽救患者于绝境;他用一颗仁心,在患者和家属迷茫恐惧之时送去信心和希望,一次次为患者赢得新生。


时值“8.19”首届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向广大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师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我和你

9月10日

教师节快乐









黑板 
粉笔 
我和你

一张值班床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心胸外科重症病房内,刚刚做完心脏瓣膜置换和血管搭桥手术的小李姑娘,静静地躺在监护病床上,围绕在她周围的各种监护仪器时不时地发出报警声,让医生护士的心都悬了起来,张松林搬把椅子,靠着病床坐下,眼盯着监护仪屏幕,不时下达医嘱,一直到凌晨,小李的情况平稳下来,张松林才站起身来,拖着一身的疲惫,走到紧挨着病房的那张值班床上,放平身子眯上一会儿。 


这是一张普通的值班床,却被护士们称作“松林床”,意思是张松林专用,这背后的故事还得从2012年8月说起。2012年是心胸外科发展的节点之年,那年,市中心医院成功自主完成了首例主动脉夹层手术,那是一名59岁的老人,家住夷陵区邓村,有多年高血压病史。老人被送到医院后,张松林检查后发现,老人全主动脉夹层撕裂,累及右冠状动脉、肾动脉和右下肢动脉。老人病情十分危急,如不立刻接受手术,动脉夹层就会破裂大出血导致死亡。


“那台手术进行了13个小时,为防止意外,手术中备血就达到7000毫升,比一个正常人全身的血都多。”

那是张松林的第一台主动脉夹层手术,手术做完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的恢复期更是危机四伏,张松林一刻都不敢放松,就在病房外面的空隙处支起这张床,老人警报一响,他跳起来就冲过去,老人情况平稳下来,他才稍稍小憩,就这样,连续6天6夜,他都没有离开ICU病房一步,一直等到老人醒来逐渐恢复正常,他才松了一口气。


从此,这张床就在监护病房生了根,5年多的时间,张松林究竟熬了多少个夜,守了多少次更,同事们说不清,他自己也记不住,可每一个病人记得,一名病人说:“我苏醒过来睁开眼,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张主任!”





黑板 
粉笔 
我和你

9月10日

教师节快乐

一颗“定心丸”




“我父亲要面临的几乎是医学上最大的手术,我以为宜昌这样的小城市肯定没人能搞得定,可是我们很幸运,遇到了张松林博士。在我们无红包、无吃请、无后门的情况下,张博士带领他的团队用高超的医术为父亲成功地进行了动脉置换术并保住了父亲濒临坏死的右腿。我想对所有的宜昌人说,这是你们健康的福音,请信任他们,善待他们!”


重阳节前,一封患者家属的感谢信寄到医院,两年前,一位姓彭的老人突发主动脉夹层,被送往宜昌中心医院救治。彭老的女儿是成都市一家大医院的医生,她明白手术的难度,不相信一个地市级医院有这种水平。由于该病发病后病人不适合搬动,女儿出于无奈,才让父亲在这里接受手术。可让这位医生女儿意外的是,手术非常成功,老人恢复得特别好。重阳节那天,抱着一丝丝愧疚和更多的感激,彭老的女儿给张松林写了这封感谢信。


“做医生首先要有担当!”张松林常常这样说。对每一个找到他的患者,他都要为他们详细讲解病情,一方面讲明风险,一方面为患者争取最大的希望。


这希望来源于张松林对自己手术水平的充分自信,更来源于他对患者的感同身受。心胸外科的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常常都是生死攸关,他们和家属心中的焦虑和无助是旁人难以体会的,张松林就是想给患者更多的信心,陪他们共渡难关,不惜去承担更大的风险。


只要第二天有手术,张松林就会在病房呆到晚上九、十点钟,这个时候患者术前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是安静下来要睡觉的时间,很多患者一想到明天的手术,就会焦虑恐惧,无法入睡。


“我等到这个时间再到病房去看看他,安慰一下,宽宽心,让他好好睡一觉,明天手术会更顺利。”对于有些特别容易紧张的患者,张松林还要在手术当天一大早到病房再来安抚一遍。

还有些患者,医生说的话他都是将信将疑,这时候,张主任就会把患者带到已经手术顺利的患者那里,让患者说服患者。


手术结束,恢复期也是一个难关,有很多患者送进重症监护室(ICU)后,由于病情反复,情绪起伏,恢复周期长,加上没有亲人陪伴,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所谓“ICU综合征”,情绪失控,行为过激。前面提到的小李姑娘,在苏醒以后,看着自己满身的管子导线,听着床头身边报警声此起彼伏,心情沮丧到了冰点,由于身体基础条件不好,第二天,指标一路下滑,小李的信心也一下子滑落谷底,才36岁的她被巨大的恐惧击倒,她挣扎着扯掉身上的管子,护士喂药她含进嘴里又吐出来。下午张松林来查房,她一把拉住张松林的手,绝望地问:“张主任,你说,我到底还能不能活呀?”

张松林轻轻拍着她的手背,柔声说:“能活,肯定能活!”当时连站在旁边的护士,都被张松林的话语打动了,护士郑华蓉说:“我们都很难想象,这是从张主任口中说出来的,那么温柔、那么温暖,让人的心都化了!”


监护室副护士长秦立珍说:“即使半夜回家,走之前,张主任也会用一张纸写好详细的护理方法,还要给值班医生反复强调,若发现病人情况不好,随叫随到,有张主任在,我们和患者就像吃了颗‘定心丸’,踏实!”





黑板 
粉笔 
我和你

9月10日

教师节快乐

一腔赤子情




    从医15年,从普通医生做到学科领军人,张松林始终不变的是一颗一切为了病人的初心,“我只会这一点儿东西,我就是热爱这个东西,我要把它全部付出给病人!”张松林对病人的付出是无条件,每年400多例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可张松林从来就没有叫过苦,病人为表示感谢送的礼金他一分不收,都交给护士长充了住院费,但有一份礼他收了,那是一位枝江的病人,和他同年,只比他大一个月,一场手术下来,张松林和他成了兄弟,那年春节,这位病人把自己种自己榨的菜籽油装了满满两大桶,一桶60多斤,自己扛到5楼张松林家中,对他说:“我又可以干重活儿了,都得感谢你呀!”



 张松林出生在恩施州来凤县的一个偏远山村,对缺医少药深有体会,上高中时期因生活条件差,他患上了营养不良性水肿。而这个病在当地县医院,也没能查出。医生一味给他服利尿药,以致于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他要往厕所跑五六趟。从那时起,他立志学医,要做一名“会看病”的医生。


“难、神秘,具有挑战性”,本科实习期间,张松林被心脏外科专业深深吸引。抱着“非要弄个清楚明白”的决心,读硕期间,他选择了这个专业并一路走下去。


 2003年,硕士毕业的他成为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的一名医生。工作4年后,他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攻读博士。2010年,他毅然放弃可以在省级医院工作的机会,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肯学习、肯钻研,是张松林的过人之处,为了积累临床经验,他花费在病房管病人的时间是其他医生的好几倍;为了掌握心脏专业的前沿技术,他赴武汉、北京四处学习。  心脏结构复杂,血管密布,一双巧手是心脏外科医生做好手术的关键,如何练就一手“绝活”?张松林笑言:“得感谢北京菜市场的肉贩卖给我猪心。”



张松林在北京进修期间,为了磨练心脏缝合技术,他自费买来手术放大镜,更想出奇招——拿猪心练手。


去菜市场买回猪心,将猪心用筷子固定在用泡沫盒制作的简易“手术台”上,这就开练了。


“多的时候一次买五六个,跟肉摊老板熟识了,价格也从100块钱降到80块钱一个。”33个猪心终于让他练就一手缝心的“绝活”。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松林技术突飞猛进,通常一个心脏外科医生的成长周期比较长,而张松林却是成长最迅速的那个。


好医生应该会看病,但医生的大爱绝不能只会看病,心中还要装着病人,从山村走出来的张松林,知道病人的冷暖,换瓣手术,医保核定单病种费用,他处处为病人节省,花费比标准低出许多;


心脏瓣膜的治疗可以直接采用换瓣膜的方式,医生省力省心,可瓣膜置换后,患者可能出现血栓、出血等状况,而且须定期查血、终身服药,是一大笔开销,只要有条件,张松林就会选择瓣膜修复,这样,患者只需服半年的药,远期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手术费用也比直接换瓣膜减少近1万元。


   换瓣手术后的患者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来预防有害血栓的形成,可有些患者觉得自己手术后状况不错,往往不把服药和定期复查当回事儿,有时候是吃一天忘一天,更有患者是三天忘了吃,想起来就一天吃完三天的药,规定的是最长不超过一个月复查一次,可有的患者是半年都不来,这些问题直接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看到有些患者,手术后恢复得很好,却因为自己对医生的依从性不强造成的悲剧,张松林很是痛心,几年前,在他指导下,科室专门设计印制了一本《心脏瓣膜术后抗凝护心手册》,出院患者人手一册,建立档案,跟踪督促,大大减少了并发血栓的风险。


相关链接:【青年医生】张松林: 救死扶伤初心不改

张松林:宜昌修“心”好医生,名动荆楚,享誉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