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幸福感最重要的是什么——健康必是首当其冲。走出贫困、经济腾飞的中国,到了人们对健康长寿极度渴望的时期。中国梦,健康梦。当中国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越走越近,全民健康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道新课题。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夯实基础。在辉煌的成就凝聚而成的时代洪流中,有一朵浪花来自青衣江畔的生态之城——雅安。
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150余万雅安人民书写了褴褛开疆、搏击灾难、苦斗贫困、守护生态、奋进改革、跨越发展的壮丽史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昂首前行。
这其中,最能体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卫生计生事业,也在市委坚强领导下硕果累累、成就斐然。
从缺医少药的偏远山乡,到足不出户就有医疗专家上门服务;从血吸虫肆虐成灾的世居之地,到传染病成为历史的美丽家园;从排队就医的心急如焚,到市县乡村分级诊疗;从一人患病全家返贫,到积极治疗费用减免……
从拥堵的城后路到宽敞的大兴新区,卫计中心拔地而起,寻医问药快捷方便;从设备简陋场地逼仄的县区医院,到仪器先进环境宜人功能齐备的就医场所;从乡村集镇的老旧卫生院,到焕然一新的乡镇卫生院卫生所……
变化,深刻体现了卫计人奋进之路。
医改编织百姓健康网
全力保障“病有所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09年,在总结抗击非典经验基础上,启动实施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我市克服了“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重重困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国家、省深化医改决策部署,加强“三医”联动、部门协同、政策统筹,切实抓好综合医改试点及医改年度重点任务的落地落实,统筹推进全民预防保健制度、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健康雅安”制度体系建设并取得新成效,全市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传承历史继往开来
开拓创新谱写崭新篇章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雅安卫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那么这个发展的巅峰,无疑是2013年7月以后——7月20日,四川省召开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全面部署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从救人到重建,雅安卫计人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三年重建,交答卷的时候,雅安卫计系统123个重建项目全部投用,区域紧急救援中心、区域远程医疗中心、区域医养中心,三个中心已建成投用,市中医院升级为三甲医院,六家县级医疗机构由二乙升为二甲,川西区域优势更加凸显,病员外流的情况逐步减少,服务体系得到跨越发展。
基层医疗机构面貌也焕燃一新,特别是进入2000年后,房屋建设、人员培养、设备配置都是前所未有。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为群众就医提供保障。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改造,村卫生室建设全面完成。随着全市医疗硬件水平的提升,老百姓就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就医更加方便,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而且,在2016年,我市还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市,众多康养项目落地生根,我市健康服务业不断推进……
切实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保障群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自1953年建立西康省防疫站以来,我市、县(区)均由政府设立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履行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开展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实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
2004年以来,在市卫计委安排部署下,成功应对了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猪链球菌病、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爆发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以及。历经“5·12”汶川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的重大考验,均实现了灾后三年无大疫目标。
自2013年以来,我市传染病发病率连续多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血吸虫病、疟疾、大骨节病、克山病等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分别达到国家阻断和消除标准,取得了历史性的公共卫生工作成就,艾滋病整体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全市人均期望寿命已达76.30岁……
加强监测防患未然
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拯救生命,是最高信仰;无惧危险,是道义使然。
一场强烈地震,检阅了雅安卫计系统危急时刻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
通往震中的路上,市卫计委在行动、市人民医院在行动、市疾控中心在行动,市中医医院在行动……余震不断的救援一线,芦山县人民医院全力抢救伤员,宝兴县人民医院全力抢救伤员,天全县人民医院全力抢救伤员……
面对震魔,全市所有医务工作者,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在市卫计部门统一安排调度下,冲锋一线,救死扶伤。
快速反应、妥善应对,临危不惧、生命至上。“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雅安卫计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气壮山河的生命壮歌。
织牢公共卫生安全网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工作关乎广大群众生命安全,但他们却并不为太多人熟悉。
但一提到“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等让人闻之色变的词汇时,他们身着防护服,手持注射器的形象又总能萦绕人们心间,安全、可靠。
这是一支特别的队伍,默默守护着每一个生命,而一到关键时刻,他们就挺身而出,既拿得出,又打得赢。
除了那些突然爆发的重大传染性疾病,几十年前的雅安,更有诸如血吸虫病、克山病等地方性传染病,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时代向前发展,病毒消亡演化,医疗需求改变,但雅安卫计人的职责和使命却从未改变。
自1978年我国正式实施计划免疫,公共卫生事业开启新篇章。时至今日,雅安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527297份,建档率为98.74%,电子档案建档1528218份,电子建档率达98.80%,档案动态使用率为60.56%。
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疾病防控、慢性病和地方病综合防控、妇幼健康服务、健康促进教育、卫生应急、食品安全保障以及爱国卫生保障方面,着力织牢公共卫生安全网,雅安卫计人全力以赴。
关注民族未来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历届雅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级计划生育部门的艰苦努力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计划生育工作不仅实现了从控制人口增长到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转变,并逐步实现从稳定低生育水平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人口均衡发展的转变。
据统计,我市人口出生率由1971年的44.32‰,下降到2017年的10.17‰;人口死亡率由9.79‰,下降到2017年的5.24‰;自然增长率由34.53‰,下降到2017年的4.93‰。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由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40多年来,我市由于实行计划生育累计少生了约150余万人,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就业、交通、医疗、教育等社会资源以及人口对耕地、淡水等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执法为民护卫健康
他们永远在路上
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是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特别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我市卫生计生执法监督机构始终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己任,依法履行食品、饮用水卫生等公共卫生监督以及医疗机构监管等各项卫生监督职责,不断推动卫计系统依法治卫长效机制建立,推进健康雅安、美丽雅安建设。
据统计,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实现100%集中处置,公共场所、学校卫生、饮用水双随机国家及省级监督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数年风雨阳光路
雅安卫计人这样走过
最美“医”瞬间
点击阅读原文→数字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