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中医师都适合建立患者群

来源: 21世纪药店/cn21ydb

很多中医师对社群一词不太了解,大抵认为一个微信群就是社群,这当然是不太正确的理解。那么,社群和微信群的区别在哪里?社群的人从哪里来?社群运营怎么做?


社群≠微信群



一个社群除了有用户外还需要运营者,在群主的管理下,群内成员能自发地守群规,并不时分享一些医学上的知识和观念,且群内成员有时能各抒己见积极探讨。但笔者认为这样的群还不能称之为社群,只是普通的微信群而已。因为缺少了核心点:具有持续且深入的互动关系。


那怎样才能产生持续互动的关系呢?当一个人因为一个共同点组织了一帮人后,需带动群氛围,如果群文化、群氛围让大家都觉得非常舒服,就会产生群成员的交集,但交集也有弱关系和强关系。聊完就撤无交集的话,是弱关系;如果群内成员有其他交集,如互加微信好友、参与线下见面会活动等,就形成了强关系,也就是产生了持续的互动关系。


许多中医师刚开始建立的患者群,基本都是我们所说的微信群。患者和你之间有一定的交集(问诊过或聊过),且患者对你有一定的认可因而加入了你的群,但群成员之间并无太多联系。这种微信群的好处是你能很好地通过群表达你的医学理念,省时省力做到患者教育,但缺点是患者对你的好感与信任度还是停留在原先的层面,此时就需要你不断地运营,带动群氛围,逐渐转化为社群。


先从小的社群做起



很多人认为群规模越大就越好,说明你的影响力越大。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中医来说,并不完全适用。一个中医一生能看的患者数量有限,能让对方产生认可并加入到群内的也只是其中一部分,而群内的其他人多半是没看过病对你无感甚至质疑的,那如何筛选出对中医有强烈的认可度、守群规又乐观积极的患者呢?


对于患者来说,医生就是他们的保障,一旦群内有任何波动,都可能造成其他人的激荡。因此,笔者建议中医师先从小而美的社群做起,营造好群氛围之后,再逐步扩展到大群。小而美社群,严格来讲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和标准,但群内成员必须能够认同医生的医学理念,对医生产生的个人价值表示认可,并且能在群内互相促进成长。这样,群内的关系链(患者与患者、医生与患者)才是牢靠的。


儿科、慢病更适合做长期社群



近年来大家都意识到社群营销的重要,许多中医也是如此。建群之前,我们还要思考:哪些病症适合做社群?如果是低频、短期内就能够康复的病症,如有一些因季节气候而引起的呼吸道问题,可通过治疗在短时间内就能恢复的,这种情况就不适合进群。再比如一个骨折患者(低频),他在一定时间内恢复后,便无法很好地参与群内高频的互动,久而久之便屏蔽或退群了。针对这类低频、短期的病症,笔者不建议做长期社群,要么做短期社群,要么通过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进行不高频但又有影响力的输出或互动,不打扰患者,保持一种微妙的关系,当他有需要的时候自然会来找你。


与之相反,高频、长期(满足其中一条件即可)的病症更适合做长期社群。常见的有儿科(高频)、慢性疾病(长期)。儿科是主动病症(即妈妈们会主动关心并治疗的疾病),群内妈妈都有统一的目标即育儿,同时妈妈们之间的互动可以很容易建立深入且持续的互动关系。而慢性疾病是需长期治疗、医嘱上要长期执行的病症,在慢性病的治疗里有一个词叫同伴教育。即你一个人可能坚持不下来的一些事情,有同伴相互督促,大家一起执行就能坚持下来了。这在群里也同样适用,若此时能引用一些“xx天打卡计划”等活动,一来能帮助患者克服意志力不足的问题,二来能够促进医生与患者、及患者与其他患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此外,如果你纯粹是以销售药材、药膏或其他产品为目的的话,则不建议做社群。这种类别的社群很难在群内产生深入且持续的互动关系。也许通过某次销售打折的活动而组织了一批用户,一旦你在长期日常社群运营中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可能接下来再推一场活动,都会效果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