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药敏试验结果与实际使用效果的差异

来源: 友成制药/youchengzhiyao


实验室所做的体外药敏实验,只能作为研究药物敏感性的一种技术手段,临床用药时须科学对待!不能全信,唯药敏试验而论,也不要盲目不信!有句土话说得不太恰当,但这句话说的比较通俗,说“西医西药真荒唐,玻璃皿里做文章”。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药敏试验。 


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或耐药试验)。它主要是通过研究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菌素的敏感(或耐受)程度,以评价抗生素敏感性的抗菌药物的微生物学试验。


某种抗菌素若以很小的剂量便可抑制、杀灭致病菌,则称该种致病菌对该抗生素“敏感”。反之,则称为“不敏感”或“耐药”。为评估致病菌对哪种抗菌素敏感,往往应进行药敏试验。


其大致方法是:从病禽的感染部位采取含有致病菌的标本,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同时将分别含有一定量各种抗菌素的纸片贴在培养基表面(或用不锈钢圈,内放定量抗菌素溶液),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抑菌圈结果。


由于致病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在药物纸片周围便出现不同大小的抑制病菌生长而形成的“空圈”,称为抑菌圈。抑菌圈大小与致病菌对各种抗菌素的敏感程度成正比关系。


对制剂产品来说,一般都是按照治疗量的40-60倍的浓度,配制浸泡空白药敏纸片的药敏原液;药敏片充分浸泡(2-3小时)后,取出低温烘干即可使用。这样制作的药敏片,在平皿承载的涂有病菌的培养基上,形成的抑菌圈大小判定敏感度标准如下表。近年已有自动化的药敏试验仪器问世,使试验更加迅速、准确。



当前,滥用抗菌素致使抗药性的细菌不断增加,甚至因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杀伤机体内的正常微生物,失去微生物的相互制约作用,从而使一些少见的或一般情况下的非致病性细菌大量繁殖,引起所谓“二次感染”的情况屡有发生,给治疗造成人为的困难。


因此,提倡使用药敏试验,坚持合理用药十分重要,是对的。但是,体外与体内的差异,把研究、评估性的方法用到临床实际中,是有差异的。所以提醒大家,不要盲目相信体外药敏试验。


那么,为什么不要太相信体外药敏试验呢


第一、体外药敏实验误差太大


第二、药敏实验所得结果,为体外结果。


第三、临床上鸡病多为混合感染,治一个病不能很好解决问题。


第四、临床上细菌病多为继发感染,所以只控制部分细菌病,是舍本求末,没有抓住病根儿,不能解决全部的病原。


第五、当机体免疫机能受损的时候,机体的抗病能力差,就是敏感药物也不能解决问题。


第六、体内外药物作用于细菌的过程与体内完全不一样。体外,药物不经过机体吸收、代谢,直接作用于细菌;而有些药物,只有注射才有效,口服机体根本不吸收!


第七、药物所处的体外与体内环境不一样。无论是药物所处的体内体液与体外培养基环境截然不同,还是病菌体外的空气环境与体内没有空气的环境。


最后再重申,我是说“不要太过于相信实验室药敏实验”,并不是说绝对不要相信,要科学使用、辩证应用。


来源:兽药药理与处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