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暑退人体轻,雨余天色改”秋意渐浓,润燥安神,保持充足睡眠。

来源: 康全药业/kqyy88

目前100000 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万年历

2018年8月23日

农历七月十三日



8.23处暑

阳光的热量在慢慢减退,

暑期、炎热减退,

2018处暑来了。

意味着即将进入今年的秋天,

天高云淡,看金秋灿烂!

康全药业

邀您来一场秋天的旅行。

处,止也

暑气至此而止矣

23

星期四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处暑后夜凉枕簟滑,树冠一天天褪去浓绿,闭门少光釆。此时南方的天气依旧暑热温存,但在辽阔的北方大地上,一丝凉意,早已随着秋风送至门前。需要注意的是,在暑热天将结束之时,“秋老虎”仍会在节令的后期来一个猛扑,用它最后的炙热拥抱着大地。

飓风温馨提示:“暑退人体轻,雨余天色改”,秋意渐浓,冷热交替时期应以养肺滋阴和祛暑化湿并重,润燥安神,保持充足睡眠。



处暑时节

养生之道


秋三月六个节气中,处暑是夏秋交接的第二个节气。此时,阳气持续内收,阴气不断增长,秋气主燥,暑热虽将止,但余热未了。因此,处暑养生当以"避暑气,防秋燥"为主。


01

调整作息 缓解秋乏

人们在入秋处暑后常常会伴有“秋乏”早睡早起、适当午休、多伸懒腰,有助于缓解秋乏。晚上22:00前入睡以顺应阴精之收藏,以养“收”气;早晨6:00起床以顺应阳气舒展,使肺气得舒。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顺应时节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午觉质量,可以让人保持精神。

02

食宜清润 少辛增酸

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宜 “少辛增酸”。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保持饮食清淡,少食辛辣煎炸等食物。此外,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和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并做到量少而频饮。


03

贴秋膘要循序渐进

进入初秋,夏日里比较差的食欲逐渐好转,但处暑节气时人的肠胃功能较弱,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肠胃功能。


04

夜寝莫贪凉  腹部盖薄被

很多人还遵循着夏天晚睡纳凉的作息,但进入秋季后天气开始转凉,夜寝时不能贪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白天只要室温不高可不开空调,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05

护理好脐部

天气渐凉,养生方式逐渐从“防暑降温”过渡到“防寒保暖”上来。除了“寒从脚下生”之外,肚脐也极易受寒。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并且最容易穿透弥散。晚上睡觉暴露肚子,或者年轻爱美的女孩穿露脐装,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


06

无需急于添衣

“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春捂”是为了帮助气血走表散热,促进阳气生发;“秋冻”是为了气血入里保存热量,促进阳气潜降。

处暑后要使身体有一些凉意,不要天一冷就马上全副武装,“秋冻”更利于适应和抗御即将到来冬天的严寒。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07

轻松运动 调养情绪

处暑后应注意收敛情绪、维持心性平稳。秋高气爽的天气,尤其适合户外运动,可以有效疏解“悲秋”情绪。运动不宜太过,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以免伤害阳气和阴精。可适当选择慢跑、爬山、散步、太极拳等,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


08

冷热交替 注意防病

在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同时昼夜温差逐渐加大,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太适应,容易引发风寒或风热感冒。 发病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夏逝而秋已然至,我们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秋天。少了几分夏的浓烈,万物日渐饱满,袅袅秋风雁南归;少了几分夏的喧嚣,蝉鸣的聒噪逐渐换成秋虫的低吟浅唱。世界转换了节奏,人心亦变得从容。处暑时节,愿你心境清凉,而热情不减。


【免责声明:图文综合自【本文图文整理来源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转载需注明出处】 


大家都在看



【健康推荐】吃1颗抵5个苹果,清肠道、降血压,皮肤越吃越嫩滑!
【健康推荐】小小一粒,却是湿气的克星!做菜时加一点,没有湿气烦恼!
【健康推荐】喝酒会脸红,是酒精过敏?是酒量大?真相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