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节气 | 处暑

来源: 贝克医药/bcpharm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贝克医药

晚来有月升起,初觉夜风微凉。

一湖秋水寂寂,无边蒹葭苍苍。


处(chǔ)暑(shǔ),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150度时,即每年的8月23日左右,夏天的暑气算是真正结束了。这个节气就叫处暑。



人们说此时的天气,“一场秋雨一场寒”,就是对“处暑”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


处暑时节的气温不算低。控制中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南移过程中又向北抬,天气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中国民间称此为“秋老虎”。这种回热天气在北半球多有表现,德国人称为“老妇夏”(Altweiber Sommer),北美人称为“印第安夏”(Indian Summer)。气象专家认为,“秋老虎”一般最高气温在33℃以上,并且持续酷热好几天。


处暑的天气变化多端跟农业生产的要求也相匹配。“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当北方冷空气逐渐影响中国内地时,若大气干燥,会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则会带来秋雨。



 处暑 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中国人对处暑的火水时空命名是“未济”,未济卦在后天秩序里被排列为六十四卦的最后一卦,表达了中国人的时空观:自宇宙开始,人生自然永远未济,有始无终,没有结论,没有尽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未济,在历史上让人伤感而省思。杜甫有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龚自珍则说:“未济终焉心缥缈,百事翻从缺陷好,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难免余情绕。”


对此“未济时空”,中国先哲观象系辞说:“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君子观此卦象,有感于水火错位不能相克,从而以谨慎的态度辨别物类,使物群分;使其各得其所,各处以道。


民间有的是生活乐趣。中国北方人称处暑之际的小蜻蜓为“处暑”。晚明谢肇淛曾点评此类民俗说:“今俗指麦间小虫为麦秋,可笑也,亦犹北人指七月间小蜻蜓为处暑耳。”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云彩疏散自如,不像夏天的浓云成块,民间因此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即“出游迎秋”。当然,处暑之际有中国农历的“乞巧节”,这是中国的情人节,牛郎织女的传说几乎跟中国文明相始终,男女君子的相思相亲也确实需要“慎辨物居方”。处暑之际还有“中元节”即“鬼节”,民间为此有祭祖、布施等重大活动,如“放河灯”的习俗。


总之,了解处暑,能够让我们理解天人相应的微妙。一如物候的“天地始肃”,君子当以身为度,去辨物居方,谨言慎行,反省收敛,才能在千变万化的时空中使得其所。


快速了解有关行业信息及贝克的更多动态。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