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复方的新用途

来源: 药店经理人/yaod366


▍来源:药店经理人

▍特约撰稿:蒋怀林


〖芍药〗以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


〖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白芍〗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头晕、头痛、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


咋一眼看去,从功效上分析,芍药主要用于治疗“肝郁”所致的妇科疾病。如我们常知的“逍遥丸”“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妇人圣药)等,均用于妇科有关的疾病。


也正因为如此,才更体现日本人是如何从各个方面(新用途、新配方等)来挖掘、窃取我们中国中药的。


下面我们来学习,芍药复方的新用途——治疗痢疾。可以在药店服务中,视情况推荐来访者使用


为什么芍药复方能治疗痢疾?


〖中医痢疾〗以腹痛、腹泻、出血、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于中医“泄泻”、“痢疾”范畴。


〖相当于西医〗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其是病因不十分清楚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直肠、结肠,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该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40岁最多见。


〖芍药用于痢疾〗以腹泻和便秘为辨证要点,用含芍药复方治疗痢疾,经古今验案分析,芍药复方能祛积除秽 ,峻利而不伤正 ,补缓而不敛邪,古今均持为要药,是治疗痢疾很有前途的中药。


药复方在“痢疾”的应用(新用途)


一、〖加味逍遥散〗


基础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麸炒)、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姜炙)、薄荷。辅料为生姜。


功用: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药店里有加味逍遥丸、口服液、片、胶囊、颗粒等中成药。


临床应用(加味逍遥方加减)


肝郁脾虚型:主症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下利赤白,两胁胀痛,劳累及情绪波动后加重,舌苔白腻,脉弦或弦细。


口服加味逍遥散,组方:柴胡10 g,焦白术10 g,生白芍15 g,茯苓15 g,郁金10 g,佛手10g,川厚朴12 g,党参15 g,黄芪30 g,煨防风6 g,陈皮6 g,升麻6 g,薏苡仁30 g,煨葛根20 g,广木香6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2次,疗程12周。治疗总有效率为96.5%。


二、〖当归芍药散〗


基础方: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泻、川芎。


功用:养血疏肝,健脾利湿,活血调经。


药店有当归芍药片、胶囊、颗粒等剂型


临床应用(当归芍药散加味)


以当归芍药散为主加减治疗。


药物组成:当归20g、生白芍30g、焦白术20g、茯苓20g、泽泻15g、葛根15g、连翘3g、木香5g,腹痛甚者加元胡10g,腹泻甚者加薏苡仁30g,便脓血者加败酱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为94.4%。


三、〖桂枝茯苓丸〗 《伤寒杂病论》


基础方: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


功用: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药店有桂枝茯苓丸片、胶囊、丸等剂型。


临床应用(桂枝茯苓丸加味)


桂枝茯苓丸加锡类散、蒲黄组成:桂枝、茯苓、丹皮、芍药、桃仁、生蒲黄各10g,锡类散0.5g(分吞服)。一个月一个疗程。总有效率93.7%,多数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其中腹痛改善较快,一般2-4周内基本消失。


四、〖芍药甘草汤〗 《伤寒论》


基础方:芍药、甘草


功用:调和肝脾,缓急止痛。用于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


临床应用(芍药甘草汤加减)


肝郁脾虚型:症见脘腹胀闷不舒窜痛,食后饱胀,嗳气吞酸,肠鸣矢气,随情绪波动而病情变化,纳差、乏力,大便溏泻不调,尤以情绪紧张时则腹痛便急,得便稍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宜疏肝理气,益气健脾。


方用痛泻要方合芍药甘草汤加减:白芍15g、陈皮10 g、白术15 g 、佛手、枳壳、郁金各10g、黄芪、党参各15 g、茯苓12 g 、炙甘草6g。


脾胃虚寒型:症见脐腹部尤以右下腹部隐痛,喜暖喜按,神疲乏力,纳差,大便稀溏,稍进油腻或生冷则便稀且次数增多,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治宜温中健脾,调和胃肠。


方用理中丸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药用:干姜10g ,党参、白术各15 g ,木香、半夏、陈皮各10g ,茯苓15 g ,黄芪30 g ,吴茱萸6g ,瓦楞子10 g ,白芍15 g ,甘草10 g。


参考文献:

1.杨桦,等.福建中医药,2010,5:24-25.

2.李富震,等.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4) :285-286.

3.吴茜,等.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4):195-195.

4.何红权.江西中医药,1996,2:64-64.

5.郑国庆,等.《光明中医》 , 2000,3: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