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离离暑云散,终于可以和炎夏说再见了

来源: 天士力中天药业/zhongtianjindan

处暑

今天是8月23日,农历戊戌年七月十三,处暑。



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

处暑,即为“出暑”,

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

处暑是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立秋之后,并未“入秋”

天气依然炎热。

但处暑之后,凉秋渐至,

终于可以和炎夏说再见了。



很多朋友问,处暑的“处”字怎样发音?应该念chǔ,还是念chù?其实,如果大家明白“处”的含义,自然就知道它的读音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面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就是溽暑将退,伏而潜处。也就是说,气候从一种热气蒸腾转化为一种潜伏相处的状态,因此处暑里面的“处”应该读三声:chǔ。



当然,处暑过后天气不会忽然凉下去,绝大多数中国地区的日平均气温还是在二十一度或者二十二度以上。应该说,此时是一个夏末的季节。这个时候,冷空气开始增多,气温明显下降。用老百姓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个时候虽然还有秋老虎,但是整体的温度确实是下降的。


 处 暑 三 候


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一候 | 鹰乃祭鸟


过去到了这时候,老鹰开始大量捕猎。老鹰要过冬,它就要把自己捕猎的鸟都存储起来,冬天才能够确保它的口粮。“乃祭鸟”中间的“祭”字,是祭祀的“祭”。这个字既有道德色彩,又有审美色彩。因为老鹰捕了鸟以后,往往要把它们排列开,所以人们觉得这就像过去祭祀那样陈列食物。“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其实,每个物类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庄严地祭祀未尝不是老鹰的一种状态。秋高气爽,天气开始有肃杀之气,这个时候,老鹰是否也有祭祀的心呢?说鹰在祭祀,在捕杀之后把它庄严地排列在一起,这是中国古人的想象力。



二候 | 天地始肃


“天地始肃”的“肃”字,原来的意思是振奋、恭敬,这里引申为“肃杀”。杜甫在《秋兴八首·其一》中说:“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所谓“凋伤之气,就是虽然叶子看上去明媚起来,但那也已经是伤残凋敝的状态了。这个时候天地之间有这样一种“肃”,人也理应顺应自然,做到收敛而不放纵。古人往往是在秋天的时候开始行人间刑罚,处决犯人往往是在这个时候。春生夏长是给老百姓奖励的时节;秋收冬藏是定刑罚的时节。中国的五行讲究相生相克,秋天属金对应西方,所以过去通常在西门外用刀问斩。北京原来斩人的地方是出了宣武门后的菜市口,而宣武门按照方位来看,就在北京的西南面。可见,“天地始肃”的时候,人间也跟着进行调整是有一定规矩的。



三候 | 禾乃登


“禾”就是黍、稷、稻、粱这些农作物。“登”就是捧着进献。“登”字后来引申出了“成熟”的意思。禾乃登,就是农谚当中说的,“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的场景。也就是这个时候,大伙儿要将收下来的谷物献给祖庙,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上班族们经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其实“秋乏”的产生是因为在寒热交替的时候,阳气开始从大量的疏散转向收敛,人身体里面的阳气慢慢开始往下走,所以,人往往会提不起精神来。那么这个时候就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把握适当的养生方式。当然,处暑过后也就到了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这个时候在周末小小的郊游一下,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木心先生曾经写过《疯树》这样一篇小散文。看这个文章的标题,诗人用得是疯子的“疯”。诗人在用“心”看这世间的一切色彩,他觉得这些属于秋天的色彩,绚烂得一塌糊涂,简直像疯了一样。所以他说:“‘秋’滥用颜色了——树上、地上,红、黄、橙、赭、紫……挥霍无度,浓浓艳艳,实在用不完了。


我喜欢这种至情至性,有温度的文字。在木心眼里,人生总要有一些狂纵,为一些心爱的、自己信仰的事物去疯狂一场。一年之中也要有一个最疯的季节,这个疯狂的季节并不是春天,因为春天一切都带着盈盈的喜悦,生长还很有节制。经过盛夏,生命蓬勃了,长坚实了,长得很有自己的内蕴了,这个季节才真正到来了。



秋天既是美的,又是短暂的。宋人苏泂在《长江二首》中写道,“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处暑后的几天,秋风送爽,比过万金。人间的好时节到底有多少呢?也就在这个时节,看一看有多少过眼的云烟,有多少人世更迭。“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赵翼《野步》),这个时候去看世事更迭,那种激荡已不在。人心要享受当下,让自己安宁下来,“青草印禅心”,趁着草还没有枯萎之前,能把这一点点禅意托付在里面吗?

处暑时节,

暑气渐止,天地始肃。

早晚凉风袭,南庭落叶沙。


泡一碗浓茶,剥一弯豆荚,

向着院子一坐,

开始一年中最好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