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处暑养生小贴士

来源: 浦东卫生计生/pdwsjs

处暑

处暑时间为每年8月22日~24日之间。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月令十二集解》曰:“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节气,

小卫教你来养生!


早睡早起解秋乏

  处暑过后昼热夜凉,对人体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古人提出,处暑过后提倡增加睡眠以养生,建议此时应每天多睡一个小时。增加子午觉(即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对于养生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极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时~4时,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时~13时,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有统计表明,老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处暑过后昼热夜凉,增加睡午觉和晚上睡觉时间,至少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之道。





腹部保暖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寒从脚下生、养生先养脚的道理,却较少注意到肚脐也很容易受寒。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并且最容易穿透弥散。若防护不当,比如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者年轻爱美的女士穿露脐装,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而呕吐,如果天长日久,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部位,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如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阳痿,女性的痛经、月经不调等。





处暑养脾,从粥说起


  初秋还是比较闷热潮湿的,故还不宜贴秋膘,不要增加脾土的负担,使脾运缓而生湿。饮食宜清淡而不宜滋腻。最清淡而易消化的饮食,无疑属粥。然而对于粥,我们有个小误区,就是为了营养丰富而加了很多种食材。若煮甜粥,恨不得大枣、枸杞、葡萄干等百搭之物都放;若煮咸粥,则香菇、胡萝卜、玉米、青豆等都加,反正多多益善。殊不知,食材太杂,“恐不能专收其益”,清代养生家曹庭栋有《粥谱》一书,所载药膳粥,一般都专用一味,最多不超过三味。


  莲子性偏收敛而与秋气合,故在情志不甚稳定的秋天,多吃些莲子能安神,又能补气固精,气虚用白莲子,气血两虚用红莲子。可见,一味莲子,人之三宝精气神都照顾到了。


  处暑尚热,出汗还是会比较多,所以吃些莲子搭配银耳、百合之类煮的粥或羹,健脾养胃,润肺生津,是非常合适的。

 

参考食谱

芝麻菠菜

配料:鲜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盐、香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菠菜去根洗净,在开水锅中滚烫一下,捞出浸入凉水中,凉后捞出淋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盘内,分别加入盐、味精、香油,搅拌均匀,再将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


功效:补肝益肾,开胸润燥。

 


百合莲子汤

配料: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养心,健脾和胃。

 

百合脯

配料:生百合60克,蜂蜜2汤勺。


做法:将百合清水洗净放入碗内,浇上蜂蜜,放入蒸锅内蒸30分钟出锅,或烘干或风干即可。分七次睡前服用。


功效:清心安神。适于睡眠不宁,惊悸易醒者。









增强“四个意识”、落实“四个新作为”,以特殊精神状态作出特殊努力!


本文来源:光明中医医院


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们“浦东卫生计生”公众微信,每天都会有准确、精彩的健康资讯推荐到大家哦!




小卫和小薇,祝您健康每一天!

长按二维码关注浦东卫生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