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籍医学博士:希望借助中国经验和技术帮助非洲“抗艾”

来源: 贝克医药/bcpharm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贝克医药


从非洲到中国,喀麦隆小伙马丁的理想一直没变,“想要为艾滋病人做点事。”8月上旬,马丁回到喀麦隆,为一家中国公司的抗艾药进行注册,“挺顺利,逐步推进中。”马丁告诉记者。


马丁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工作。两年前,他从中国华中科技大学妇产科专业博士毕业后,进入这家制造抗乙肝和抗艾滋病药物的制药企业工作。除了给予企业专业的支持,马丁也逐渐成为该企业与非洲合作的桥梁。


“在非洲时我就有了帮助抗击艾滋病的想法。来到中国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在安徽有这样一家企业,它的理念和我不谋而合。”马丁说。


马丁的“抗艾梦”要从8年前说起。那一年,27岁的马丁在喀麦隆雅温得大学硕士毕业后,在喀麦隆一家医院做妇产科医生。在这里,他见到了不少携带艾滋病毒的孕妇,以及刚出生就患有艾滋病的婴儿。


“我感觉太糟糕了。那些孩子是无辜的,我想一定要做些什么,去改变这种现状,去和艾滋病做抗争。”马丁回忆说。


马丁在办公室工作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联合赞助的一个项目为马丁实现“抗艾梦”提供了机会。这个项目从发展中国家选取了25位学者到中国的大学里进行学习和研究。


“中国人口如此之多,但艾滋病感染率却很低,我想知道中国是如何做到的,所以我就报名了,这是个很珍贵的机会。”马丁告诉记者。


2013年9月,马丁进入华中科技大学继续深造。在学校老师的介绍下,马丁来到位于江苏徐州的疾病防控中心,了解到中国防治艾滋病的政策和措施,也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贝克制药的研究人员。


3年的博士生涯里,马丁做了很多研究,心中的那个谜团也逐渐解开。


“中国预防艾滋病的政策制定得很好,政府会为艾滋病患者提供生活救济以及免费药物治疗。这让艾滋病患者愿意去接受检查和治疗,而不是隐瞒。”马丁说,这是非洲可以学习的经验,而且中国抗击艾滋病的社会环境很好,人们对艾滋病有了解、有预防的意识。


马丁在实验室


“他留在贝克,一方面可以继续研究艾滋病的治疗;一方面也能帮助公司将抗艾药推广到非洲。”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哲说,马丁是一个专业而又坚持理想的人,他想和公司一起帮助非洲国家政府机构和药企掌握独立制药的技术。


“在非洲,政府会提供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但这些药远远不够。非洲的抗艾药多从印度、欧美等进口,我们没有自主研制抗艾药的能力。很多病人即使有钱也无法在药店买到药。”说起这些,马丁有些无奈。


目前,贝克制药公司正致力于和非洲当地政府和药企合作,提供技术支持。8月上旬,马丁回到喀麦隆为贝克公司的抗艾药进行注册,让该企业的抗艾药在非洲的销售得到许可。马丁说,贝克公司的抗艾药售价比欧美药企的售价便宜,推广成功的话可以有效解决非洲药物短缺问题。


8月中旬,马丁还去北京参加由中非发展基金组织的会议,探讨中国药企在非洲的投资和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中非发展基金和中非民间商会这样的组织正在为中非发展合作提供持续帮助。


工作之余,马丁也会和中国朋友聚餐,他最爱吃的中国食物是太和板面,这是安徽省太和县的特色小吃。“热热的面条配上许多新鲜的蔬菜,好吃极了。”马丁笑意满满地说,聚餐时还会喝两三杯中国白酒。


“我相信只要帮助非洲国家建立自己的抗艾药公司,就能有效帮助当地百姓抵抗艾滋病。这是我的目标。”这个穿着白色T恤和牛仔裤的医学博士坚定地说。


文章来源:新华社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陈尚营

如内容侵犯作者权益,请通知我们进行删除


快速了解有关行业信息及贝克的更多动态。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