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9时许
长春市人民医院停机坪上
一个橙色的“大家伙”十分抢眼
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围观
原来
长春市将开展航空医疗救援
这个“大家伙”
也成了吉林省首架专业医疗救援构型飞机
“空中120”将为患者争取更多抢救时机
据长春市人民医院院长杨国慧介绍,专业医疗救援构型飞机也被叫做“空中120”,一般适用于:
◆造成道路拥堵导致“地面120”无法到达的交通事故现场
◆突发疾病的救治
◆患者在医院与医院间的转运
◆器官转运
◆将专家运送至需要救援的现场
等等
“航空医疗救援可以克服地面路途远、路况差、交通拥堵等困难,开辟救援快速直达通道,帮助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 杨国慧院长说,该飞机的飞行半径为200公里,从接到救援到将患者送到救治目的地,时间基本都控制在黄金救援时间内,尤其在偏远地区或因车祸造成拥堵的高速公路上发挥的优势尤为明显。
专业医疗救援构型飞机就像个“迷你ICU”
据了解,这架专业医疗救援构型飞机上的设备是从意大利专门定做的。由于飞机上空间小,还有很多无线设备,这些设备在飞行中不能和飞机产生冲突,所以机载设备要专门定做。
飞机上配有相应的急救、监护设备,包括医用担架、氧气瓶、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输液泵等设备,就像个空中的“迷你ICU”。
“飞机上,一般配有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长春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尹建平说,空中救援对医务人员要求非常严格,要有5年以上的相关临床经验,有急诊、ICU、“120”工作经验者为佳。由于直升机空间有限,旋转中的螺旋桨的高度又很容易刮碰到身材高大的人,随机医护的身高、体重也有要求,男士身高不超过185cm,体重不超过90kg;女士身高不超过180cm,体重不超过70kg。同时,随机医护的身体素质也要过硬,不能晕车或恐高。择优选出的随机医护人员将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急救保障。
20余名医护人员接受随机医护专业培训
由于航空救援不同于传统的地面救援,存在更多的限制和要求,医护人员必须经过全面、专业化的训练才能发挥最佳救治水平,当日9时30分,专业老师为长春市人民医院的20余名医护人员进行了一场随机医护专业培训。
老师详细地讲解了直升机的特征和性能,结合当前直升机使用的国际背景及案例分析,使医护人员对航空医疗救援科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后,老师为大家播放了介绍机载设备使用说明的视频,大家认真地看着,记着笔记。看完视频,大家三五成群地围聚在不同的设备旁,有人研究着除颤仪、呼吸机,有人模拟起了注射泵、吸引器的使用,大家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也在为接下来的机上实操做着充分准备。
首批五组随机医护进行了首次机上实操
听了老师的专业讲解,院方从参与培训的20余名医护人员中,选出符合上机条件、业务能力强、应急反应快的5名医生和5名护士,组成了首批五组“随机医护”,来到停机坪进行机上实操。
大家模拟真实随机急救场景,进行了院前急救和院间转诊两种情境的模拟演练。
“培训的时候老师讲的那些仪器操作说明,听起来觉得挺简单的,因为这些设备在日常对患者的诊治中也经常使用,可能只是型号不同,但第一次听到螺旋桨的嗡嗡声在耳边响起时,不免有些紧张。”长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陈光说。
实操中发现,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
◆医生的安全带和护士的不一样,有四个卡扣,需要多系几遍才能熟练掌握;
◆当把模拟病患的假人放到机舱里时,一定要给“患者”系好三层安全带;
◆开关舱门时也需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把舱门开到指定程度,避免螺旋桨强大的气流将舱门弹回,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我觉得‘空中120’对医院和患者来说是双赢。医护人员会在培训中积累经验,在实战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对患者来说,也能享受到更适合的医院带来的优质服务。”陈光说,以前在跟“120”出车急救的过程中,遇上道路拥堵车辆根本过不去的时候,确实很无奈,这次的培训和上机实操不但让他对“空中120”有了更多了解,更让他对未来的实战充满了信心。
据了解,“空中120”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施行,几年前在我国一些发达省份也已出现,但在吉林省开展尚数首次。“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急救意识的提高,航空医疗救援将越来越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长春市人民医院院长杨国慧说。
推荐阅读
长按识别二维码
长春市卫生计生委宣传处
电话:0431-84692117
邮箱:ccwjwxc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