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
夏秋交替,昼夜温差较大,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如老人与小孩极易感冒。
夏秋之需注意防寒,注意室内通风,多吃新鲜蔬果,保证足够的睡眠休息。特别注意不能因为贪凉就大吃冷饮、洗冷水燥、久吹空调。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若有不慎,会出现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腹泻。
夏末初秋,抵抗力较弱人群,在消暑同时,要注意保护脾胃。减少冰镇食物的摄入,以清淡常温食物为主,多吃如冬瓜、萝卜、薏米等。
秋天气候变化复杂,早晚温差开始增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热乍凉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会加重。
及时增减衣服,加强户外活动,增加机体抵抗力。老年人锻炼要量力而行,可以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饮食忌油腻;戒烟少酒。
秋季气候干燥,人易患“秋燥”,表现为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干咳无痰等。
日常生活中应多喝水,尤其是中盐或蜂蜜的白开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 起居作息相应调整,尽量早睡早起;保持室内通风。
夏秋交替,不应过分地进补,切忌顿顿大鱼大肉。天气干燥,可吃一些清爽润肺的食物;要注意平衡饮食,注意蔬菜和肉类的合理搭配;少吃生冷的瓜果和油腻的食物。
入秋后,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气温低于20,比较凉,应“不穿单衣”;气温低于20,比较冷,要“穿棉衣”。
夏末秋初,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可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同时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出现。
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以“不累”为宜。运动时间选在早晚,中午室外天气仍然炎热,要避免这个时间段外出活动。
○
金秋送爽,正是户外锻炼的好时节,但如果运动前准备不当,不经意间就会带来小损伤。肩膀受伤便是较常见的意外伤害。专家建议,入秋后的养生锻炼,最好遵循四原则,即重收敛、主打慢、练耐寒、护好肩。
敛
金秋养生重收敛
“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闭藏。因此,金秋的养生原则重在“收敛”。顺应节气变化,从起居方面应调整为“早卧早起”,早起有利于舒展肺气,帮助预防秋季的呼吸道疾病。
慢
运动项目主打慢
“
运动量过大会导致出汗过多,阳气耗损。秋季锻炼应以慢运动为主打。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最好选择平缓轻松、出汗较少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步行等。
寒
冷热交替练耐寒
“
俗话说“春捂秋冻”,从初秋这个冷热交替的时节开始进行耐寒锻炼是提高身体调节反应灵敏度的最有效手段。耐寒训练的项目包括登山、慢跑、冷水浴等。但需注意,晨练不能“耍单儿”,不热身就穿短衣上阵非常容易伤风感冒。
肩
最易受伤是颈肩
“
秋天早晚温差开始变大,低温状态下肌肉的黏滞性较高,如不做热身活动就开练,很容易导致肌肉、韧带损伤。肩颈、腰部是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地方。专家推荐,除了扭动颈肩热身以外,运动时不妨系个小围巾或穿高领衫,防止凉风吹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图片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