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药是民族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来源: 中国现代中药/zgxdzy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品临床评价分会

2018年学术年会在甘肃兰州召开

为了民族医药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民族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的研究水平,促进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创新,2018年8月25日,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品临床评价分会及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品临床评价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甘肃兰州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民族药质量及安全性研究,民族药研发关键技术提升。

会上9位专家分别做报告



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杜江报告“苗医用药特色与疗效的关系探讨”,从苗医以“药用生鲜”闻名说起,以苗药“六月还阳”鲜药止血作用及“过路黄”鲜药治疗痔疮为例,以现代研究方法对鲜药干药对比研究证实鲜药的奇效,建议民族药开发应突出民族特色(包括来源、用药及方法特色)。

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中药资源与民族药研究中心主任钟国跃报告“民族药特色资源与新药研发”,深入剖析民族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以粗茎秦艽、益母草的中医、藏医用药区别为例,建议拓展药用植物新用途,发现新资源;以藏药“热衮巴”“蒂达”“直打萨增”为例,以“基原、资源现状调查——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生物活性评价研究”思路进行新药研发。

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中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高蕊报告“中医药临床评价的一些思考”,建议重视中西医科学内刊的互译,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注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关键技术等来进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973中药项目首席科学家、中药安全评价中心主任叶祖光报告“中药配方颗粒和经典方的研发与技术要求”,对政策法规和技术要求、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及现存问题进行解读分析,提出经典方研发的‘三不变’原则:“处方一样、工艺一样、功能主治一样”。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医名方重点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王停报告“中药潜在肝毒性的探索研究”,对国家不良反应中心通报的中药肝损害案例分析,选出白鲜皮、淫羊藿及补骨脂进行针对性研究;对白鲜皮的提物方法进行对比研究、证实是提取方法导致肝毒性;再以淫羊藿及补骨脂研究实例分析含二者中成药产生肝毒性潜在原因可能有基原、剂量、疗程、性别、单一毒性成分等等。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药物研究员院长梅之南报告“民族医药与‘一带一路’”,以傣药、壮药榼藤Entada phaseoloides及方剂糖康福散的研究为例,讲述民族药与一带一路进口药材研发。

维吾尔医药研究所所长斯拉甫·艾白报告“银屑病等皮肤病维医诊疗关键技术与药物的创新及应用”,对维药夏塔热(地锦草)及其方剂对银屑病、湿疹、皮肤癣病等皮肤病治疗的文献考证、病例整理及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制定银屑病等皮肤病证候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展示维医药现代研究。

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中药保护委保护品种评审专家尼玛顿珠报告“藏医药基本知识及5种藏成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报告”,介绍藏医药基本知识、以5种藏成药(仁青芒觉丸、二十五味珊瑚丸、智托洁白丸、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珍珠片)安全性研究为例介绍藏药安全评价,为合理服用藏成药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魏立新报告“含重金属藏药的安全性评价”,从藏药重金属问题、藏药佐太汞的转化与吸收、佐太非临床安全性研究、佐太复方临床安全监测等方面对含重金属藏药安全性评价进行阐述。

本次会议为民族药研究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对民族药科学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民族药临床研究与评价现状中存在问题,促进民族药质量及安全性研究技术体系的建立,促进民族医药快速可持续发展。


 声    明  

作者:姚霞

新媒体编辑:周鹭

更多

精彩文章

点击阅读

【专论】我国中药产品出口贸易形势及政策法规影响的分析


《中国现代中药》2018年8期目次


从中药的不同业态看中药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我国中药材生产中农药使用现状与建议


执业药师职业资格修订征求意见,注册证有效期将延至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