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确非常有必要进补,但如果秋天一到就忙着进补,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弄巧成拙。在夏季,人们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减弱,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补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之前重要的是先调理脾胃,为更好地接受秋冬季节的补品做好准备。
中医教你如何养脾
食补养脾
健脾食物有:小米、鲫鱼,萝卜,苹果,淮山,莲子,茨实,猪肚,鸭子,鹌鹑等;去湿食物有:赤小豆,金针菜,意米,莴笋,扁豆,冬瓜等。还有两中药:1、白术: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疗。具健胃强身和对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疗效。 2、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药。具促进体内水分流动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运动健脾
久坐办公室的人群可用仰卧起坐的方法,在每天起床和入睡前做20到40次仰卧起坐。也可以用“摩腹功”按摩,即仰卧于床,以脐为中心,顺时针用手掌旋转按摩约20次。这小小的运动,对调动“脾气”可是有很强大的作用呢。
刺激脾经
从中医角度来看,一般脾胃功能强的人,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如果你脾胃功能不好,不妨锻炼锻炼脚趾。站立或坐姿,双脚放平,紧紧地贴着地面,脚趾练习抓地和放松,相互交替,这样能对小腿上的脾经起到很好的紧松刺激作用。
初秋如何养脾
叩齿咽津
晨起先叩臼(后)齿36下,次叩门(前)齿36下,再错牙叩犬齿各36下,最后用舌舔齿周3~5圈。结束时,再用舌头搅动口腔,激发口腔津液后吞下,早、中、晚各叩齿一次,多做更佳。此动作有滋补脾胃、固护肾气之功效。
擦胸腹
双掌五指分开,相对放在前胸乳下方,然后稍用力沿胁肋分向两边推擦,上下往返从胸到脐及至小腹,以发热为宜。此法可疏通肝经、脾经,能健脾养肝。
摩脘腹
以脐为中心,用右手掌向左绕摩21圈,再以左手掌向右绕摩21圈;双手叠掌,以脐为圆心,先从小到大做圆形摩腹动作72次后,再从大到小摩动72圈返回。摩腹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有调理脾胃、通和气血、培补神元之功效。
擦丹田
将两手掌分别放在脐下小腹中央处,同时作上下摩擦30次,以渐感发热为度;此法除有健脾壮肾之功效外,还能增强胃肠功能、治肠道疾病。
推腹
用两手按于两侧腹部,用手掌用力向中心推挤,使腹部前凸,然后松开,使腹壁回弹,恢复原状为1次,共推20次,一天一次,此法对肝、脾、肾等器官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动脚趾
中医认为,人体的各脚趾都与脏腑相通,肺、大肠属金,对应大趾;脾、胃属土,对应二趾;心、小肠属火,对应三趾;肝、胆属木,对应四趾;肾、膀胱属水,对应五趾。脾胃虚弱的人经常活动脚趾,可使体内气血通畅、阴阳平衡、扶正祛邪。如果特别注意对二趾的保健,就能起到调养脾胃的作用。有效的动作包括,用脚趾抓地、抓鞋底,一次抓5分钟左右,两只脚可分别进行,也可同时进行,一天2~3次。或者按捏脚趾,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睡前进行最为方便。
推荐食谱
芡实煲老鸭
功效:滋阴,健脾祛湿。
材料:芡实100克,老鸭一只。
做法:老鸭宰净,芡实放鸭腹内加水2500ml,武火煲滚后,文火继续煲2小时,加少许盐服食。
适应症:芡实性味甘涩平,具有健脾祛湿,益肾固精的功效;老鸭性温味甘,入脾、胃、肺、肾经,功能滋阴补血。故此汤适合阴虚夹湿者见咽干、虚热、心烦伴便烂、舌苔白腻者服用。
眉豆花生煲鸡脚
功效:健脾祛湿,强筋健骨
材料:眉豆80克、花生50克、鸡脚4对、冬菇8个、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配料洗净,冬菇去蒂;鸡脚洗净,切对开;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水2500ml,武火煲滚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
适应症:眉豆,其甘、平、无毒,有祛暑解渴,健脾和胃,除湿止泻等作用;花生性平、味甘,具有益脾润肺、补血功效;该汤去湿气而不寒凉,健脾胃而不油腻。同时,对脚气病、小儿病后脾虚胃弱等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白鲫鱼煲汤
用油将鱼两面煎黄,用开水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然后加砂仁3克、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鲫鱼性甘平,补而不燥,健脾去湿,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中医认为此方补脾胃甚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图片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