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谓:脑为“精明之府”,心则“神明出焉”,说明脑心主智慧。唐容川曰:“人之才智,均出于脑髓。”张锡纯曰:“人之元神在脑。”说明脑产生精神意识。
传统中医看来,一方面脑的生理功能活动赖气血营养以维持,若脏腑失调,气虚、血虚,或气血两虚,脑供血不足,脑失所养,则可发生眩晕、头痛、昏厥等疾病;甚则头目眩晕、健忘恍惚、痴呆少言,或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厥冷。
另一方面,头为诸阳之会,元神之府,一有淤血阻络,则脉络不畅,窍闭不通,不通则痛。
现代神经病学根据引起头晕的责任部位分为中枢性头晕和周围性头晕。中枢性头晕(central dizziness)指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头晕,由迷路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头晕为周围性头晕。主要包括中枢性眩晕、中枢性平衡失调感、晕厥前状态、精神性头晕及晕动病。
头晕可单独出现,但常与头痛并发。
目前,国内尚无大规模的关于头晕的流行病学调查。但很多神经内科门诊对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诉的患者进行登记调查。其中,西京医院曾有报道,在其“眩晕专病”门诊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初诊患者总数共768例,其中:最后确认为眩晕者382例(49.1%)、头晕者218例(28.1%)、头昏者168例(22.8%)。据我国的医疗状况,除了就诊的头昏患者,还有很多轻度或中度头昏患者没有就诊。
国内外医学家经大量研究发现,脑供血不足会导致脑动脉硬化——当脑血管发生变化以后,可出现斑块,血管变窄,或者弹性减退,影响到大脑的供应,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梗塞和老年痴呆症疾病的发生。
目前,用于治疗头晕的西药主要有:
药品类别
药理作用
抗组胺类药物(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
主要通过阻断H受体,抑制前庭神经元及脑干呕吐中枢,具有抗眩晕和止吐疗效,同时可以协同抗胆碱药物中枢效应
抗胆碱类药物(硫酸阿托品、东莨胆碱等)
通过中枢抗胆碱作用抑制前庭系统活动,减轻眩晕症状
吩噻嗪类药物(氯丙嗪等)
止吐
安定类药物(地西泮、罗拉西泮等)
可缓解患者急性发作期焦虑、恐惧情绪,并有协同的抗眩晕效果
用于治疗头痛的西药主要有:
药品名称
药理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
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产生解热、镇痛作用
布洛芬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镇痛作用,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强
麦角胺咖啡因
其中的麦角胺主要通过对平滑肌的直接收缩作用,并与5-羟色胺受体的激动有关,使脑动脉血管的过度扩张与搏动恢复正常,从而减轻头痛
舒马普坦
通过收缩血管和抑制神经肽的释放缓解偏头痛发作
苯噻啶
具有较强的抗组胺、5-羟色胺和较弱的抗乙酰胆碱作
用,并可抑制缓激肽对神经末梢的致痛作用
其他西药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吲哚洛尔及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尼莫地平等
在治疗头痛头晕方面,中医认为,气血亏虚,肾精亏虚,肝肾不足,运血无力,气虚血瘀,血液不畅,瘀血内阻,痹阻脉络等,而新血不生,血少不能化气,又加重气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应从肝肾、脑窍气血经络同调,以活血化瘀,补肾填精,养血荣脑法则,运用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滋补肝肾的中药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耐氧能力,使气血旺盛,脑血流通畅。
在中药方面,常用的中药有天麻、川芎、当归、元胡等,其中中药天麻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痛之功效,自古以来便是治疗头晕头痛的首选。以天麻为主制成的中成药如天麻醒脑胶囊用于头晕头痛的治疗,有很好效果。
由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云南永孜堂制药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天麻醒脑胶囊,顾名思义,就是一款专门针对脑部疾病治疗的中成药,其功效是滋补肝肾,通络止痛。
1、可适用于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脑供血不足等中老年人群
2、已患有脑中风、脑萎缩、脑瘫、帕金森、老年痴呆等严重疾病的老年人群
3、有失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症状的学生群体
4、用脑过度及经常长时间脑力工作的金领、白领人群效果明显。
天麻醒脑胶囊组方采用三大药对,以达到补肾、化痰、逐瘀的效果。天麻和地龙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肉苁蓉和熟地黄补肾固精,增强免疫;石菖蒲和远志保护神经,改善记忆力。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天麻醒脑胶囊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功能;提高M受体水平,降低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改善记忆,发挥促智作用,镇静、安神和镇痛等作用;在免疫系统方面,增强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作用。益气力,助阳气,补五劳七伤。
目前治疗头痛头晕的中成药种类并不多,整体而言价格也不低,对于患者会造成不小的经济负担,天麻醒脑胶囊平均一天才几块钱的支出,不失为基层患者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