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不分阴阳,灸了也白灸!——你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

来源: 江苏新中保医学研究院/zhenjiupx

发现很多灸友连最基础的阳虚和阴虚都分不清,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需知我们养生首先就要分辨体质的阴阳,这是养生的基础,也是艾灸的第一步!


如果你是热性的体质,还一直灸壮阳气的穴位,那就可能要加重病情了,反而有害!



你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


1、阳虚:阳气不足的寒性体质



寒性体质是阳虚体质的一种,属于较重的阳虚体质。表现为畏寒冷、喜暖热、爱喝热水、容易拉肚子、手脚冰凉、没精神容易乏力,舌苔偏白、津液较多、面色多青白或青黄、体型容易虚胖、脉搏较缓慢。


阳虚的状况是最适合艾灸的了,这点大家都知道,艾灸大椎、命门、关元、涌泉都是可以补阳的。至于食疗,我建议寒性体质的灸友可以用生姜和大枣熬水来喝,也可以用当归来泡水来喝。


2、阴虚:阴液缺乏的热性体质


阳盛阴虚的人代表体内的水分不足,水少则火旺,因此体内总会有一些莫名的火气,动不动就口腔溃疡,要么没原因的手脚心发热,胸口烦热。表现为喜冷寒、小便黄赤、烦躁易怒、便秘、口咽干燥、舌红苔黄。


黄老师曾经提到过: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虚不是凭空生出来的,它的源头往往就是阳虚,阴阳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很多灸友存在下寒上热的情况,就是因为中下焦的寒气太重了,阳气走投无路被逼到上焦,表现出来往往就是上火,岂不知下焦还是寒的呢!


故而阴虚并非不可以艾灸,只是与阳虚的艾灸有所不同,阴虚更侧重补中气,以引火下行为主,并且艾灸强度也要更低一些。


阴虚艾灸方法:


阴虚的灸友可以逐渐用艾灸调养,刚开始少灸一些穴位,时间灸短一些(10-15分钟),温度低一些,如果感觉适应了,就可逐渐的延长艾灸的时间,一个礼拜内休息1-3天或隔天艾灸。


首先,艾灸肾俞、八髎,能补中气,消除中焦的阻碍,并让上焦的火气往下走;



然后,可以艾灸三阴交、复溜、涌泉,把这火气进一步往下导到双脚,引血归源!





那么,什么是阴?什么是阳?


简单的说,气为阳,血为阴;阳为热气,是火;阴为体内津液,为水。


阳气盛了,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火气大了,阳为热,身体老热着,就好像你烧水,水开了也不把壶拿下来,总在那咕嘟着,水就越烧越少。


而这体内水液就代表阴的,阳热太盛了,身体就会表现出干燥,发热,咽干,眼涩,这就是阴虚的表现,体内的水液成分就少了,不能滋润器官和内脏了。


反之,要是阴气太盛了呢,阳就不足了,阴的特点是寒,体内的阴气太重了就会导致身体机能减退,产热不足,手脚冰凉,怕冷。


阴阳失调,百病始生!



人身上的疾病有成千上万种,但不管疾病有多少种、有多么难治,它们的病理只有一个,那就是阴阳失调。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盛,阳气就会受损如果阳盛,阴液就会受损,所以,《黄帝内经》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阴阳蕴藏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肾有肾阴肾阳,肝有肝阴肝阳,心有心阴心阳,脾有脾阴脾阳,胃有胃阴胃阳,肺有肺阴肺阳……身体每一个部分的阴阳都必须保持平衡,一旦某一个部位的阴阳失调了,那个部位就会出现疾病。


肝上的阴阳必须平衡,如果肝阴不足,肝之阳气就会急剧上升,这时人就会面红耳赤、头涨头痛、急躁易怒,中医称之为肝阳上亢,西医用血压计一量,很可能发现血压变高了。


心脏的阴阳必须平衡,如果心脏的心阳不足,人体就如同失去阳光的普照一样,陷入一片阴霾的笼罩中,变得浑身发冷、精神不振。这时,水汽便会泛滥,出现水肿,结果,心脏的功能必然会受影响,甚至出现心源性水肿,西医一检查,发现这已经是心脏病甚至是心衰了。


肺、胃、肾的阴阳也必须平衡,如果肺、胃、肾的阳气偏盛,阴液不足,那么,人就会多饮、多食、多尿,患上消渴(消渴又名三消)。


总之,大到心脏病、高血压,小到感冒发热,一切疾病皆源于阴阳失衡!阳高寿短,阴重则病,阴阳失调,百病始生!


不分阴阳,灸了也白灸!



《黄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生命是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如果这种平衡状态被彻底打破了,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想要获得长期的健康,就必须时刻保持阴阳的平衡!


看那些贪凉的人、阳气虚损严重的人,哪个没有手脚冰凉的毛病?我们人体的正常温度是在37度左右,而客观上讲,代表阳气的,就是温度。当我们吃进一些零下几度的食物,想一想,我们要消耗多少阳气去使它平衡!


久而久之,阳气虚耗严重,四肢最先出现冰凉,月经病,风湿病等等都来了。阳不化气,阴就会凝结,肿瘤也就会来。


所以养生要懂阴阳,该补阴时补阴,该补阳时补阳,这样才是养生基础之法。掌握了这套法则,艾灸起来就能事半功倍!


艾灸补泄,很少人知道!



关于平衡阴阳,神医华佗曾说过: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


艾灸即可补,又可泄,基本的施灸规则是:实热则多灸四肢,虚寒则多灸腰腹部。


另外,艾灸补泄体现在手法上如下:


①艾灸补法


在点燃艾炷后,不吹其艾火,待其慢慢燃尽自灭,火力微缓而温和,且时间较长,壮数较多,灸毕用手按施灸的部位,使灸气聚而不散。


如果用艾条灸,可用雀啄灸、温和灸、回旋灸等手法弱刺激穴位,以促进机体生理功能,解除过度抵制,引起正常兴奋。


②艾灸泻法


点燃艾炷后,口吹艾火,促其尽快燃烧,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


灸毕不按施灸穴位,以使体内邪气易从穴位散发,这就是吹灸法。若用艾条灸,也用吹法,促其燃烧,达到强刺激。


艾灸本身就能调和阴阳!



除了上面讲的艾灸手法,艾灸本身就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够自行调和阴阳,能补也能泄,就拿女性的妇科病来举例说明吧:


当患有盆腔积液时,用艾灸可以消除积液;

当患有畸胎瘤时,用艾灸可以消除畸胎瘤;

当流产不全,用艾灸可清宫,帮助修复子宫;

当患有卵巢囊肿,用艾灸可以缩小卵巢囊肿;

当患有子宫肌瘤时,用艾灸可以控制其生长,并可以使肌瘤缩小;


看到这里,你也应该看出来了,艾灸具有强大的活血化瘀功能,那么怀孕的时候艾灸,会不会把宝宝灸掉了呢?这一定是大家都想知道的话题。


要想明白这点,首先就要说说艾叶的药效作用: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



我们可以看到,上文有这样一句话 “ 可升可降 ” ,而这个可升可降,其实就包含了:艾叶即可以止血,又活血;既可以温阳,又可以滋阴,它的作用是双向的。


当你淤血,瘀滞,寒凝,气滞的时候,艾灸可以帮助你疏通,帮助你消融;当你需要调养的时候,当你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的时候,他可以帮助你温经散寒,消炎止痛,安抚胎儿!


大椎穴:调和阴阳显奇效!



大椎穴,中医称它为“诸阳之会”,这个穴位在背部的最高点,在后颈的骨头凸起处,而背部本来就属阳,所以大椎穴堪称阳中之阳!《甲乙经》说过“大椎,三阳,督脉之会“意思是:大椎是督脉与手部三阳经的交会穴,所以才阳气非常足。


这时就产生一个疑问——“是不是大椎穴就只能补阳?”这样想可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既然被称为“大椎”,当然就要其“老大”的作用,也就是其调和阴阳的作用。要知道,它的作用不限于补阳,当阴阳相争的时候,刺激大椎,就可使阴阳平衡。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大椎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清热解表;二是补虚治劳,下面主要说一下它清热解表的作用:


①大椎穴最显著的作用是助长阳气!


如果身体“阴气盛而阳气衰”,尤其是后背经常感觉冷,那么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大椎穴是阳气很足的穴位,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比如孩子不适合做全身艾灸,如果已经做了神阙穴的艾熏,那么为了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就可以适当在大椎穴艾灸几分钟。


具体方法:艾灸时与神阙、三阴交、涌泉穴等辨证搭配,每次艾灸15-20分钟,温度以能够承受的温热为宜。


②内热引起的痤疮可以通过大椎穴来调理!



对于成年人来说,采用大椎穴放血的方法,对于泻热的治疗效果很好,几乎可以立竿见影。


具体方法是:用左手的食指与拇指将大椎穴的皮肤稍稍提起,然后用消好毒的三棱针(或者血糖针)在提起的皮肤(消毒)上迅速刺几针(1~2针即可),同时用手挤出2~4滴血即可。当然,如果不想针刺,也可以采用按摩、刮痧的方法来刺激,一样有效果。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版权给原作者所有

中保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长期开展中医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艾灸刺络、正骨整脊、中医体质减肥、小儿推拿、催乳师(产后康复)、新九针(针灸提升)、中医外治膏药制作班~

提供试听/实用干货/中医课程

长按识别 关注我们!

联系电话/微信:13584019959(汪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