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和堂[√]-中医院名医建议-今人为何多胃病?胃好,命就长!中医养胃有妙招!

来源: 万和堂医药/wanhetangyiyao


宋力


萬和堂中医院

中医师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由于生活压力大,应酬多,饮食不规律等出现肠胃问题,患胃病的人也相应增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没有食欲、胃寒、胃痛等现象,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现今患胃病的群体不断增加呢?萬和堂中医院宋力中医师告诉您:

根据分析不外有以下原因:

情志因素:中医说:“百病皆有气而生”。

我们应该深深的懂得气生百病的道理,当你由于某些原因而生气时便会觉得吃饭都没有胃口了,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肝气犯胃”。生气的次数多了,经常影响胃的正常功能,该进食时却未能正常摄食,给胃壁自身互相摩擦破坏提供了条件和机会。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形成胃炎等疾病。

饮食所伤:相对于中医的“气生百病”而言,“病从口入”就是对饮食所致的胃病真实、直观的说法。

一方面,是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关于“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当我们知道了天天“进口”的食品有如此多的激素、防腐剂、催熟剂、还原剂、增艳剂、漂白剂等等,这么多的不素来客竟然不知不觉的跑到我们的胃里了,反复的刺激,再结实的胃粘膜也会被这些“化学品”所破坏,渐渐的胃病就相伴而生了。其实很多人就是这样“被胃病”,被拖进胃病之群的。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辛辣刺激和冷热刺激,当有人感觉没有胃口的时候就会吃些辣椒,一边吃一边说“真辣”,嘴被辣麻了,结果是匆匆的把这些“增饭剂”咕咚一声送到胃里,试想一下,胃壁也是有感觉的啊,只不过它能忍一些,可是忍多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胃壁出现红肿,影响胃液正常分泌,导致酸碱失衡,胃病便出现了;过冷的刺激会使正常活动的胃粘膜受到“冷遇”,局部血管和神经产生挛缩,过度会出现气血淤滞现象,也为胃病的产生埋下了伏笔;有的人喜食较热粥、汤,过热的刺激会使食管壁及胃粘膜产生变性,也为更严重的胃病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饮食过度、进食不规律等也会导致胃炎及胃溃疡的形成。

外邪侵犯:《 内经》中讲“正气不足,邪气必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当由于心理疲劳、睡眠不足、疾病缠身等各种原因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时,就容易受到各种相应邪气的侵袭,“胃乃一身之正气”。正气虚衰的重要标志就是抵抗力下降,当抵抗力下降时偶遇外邪所侵便会产生相应的病症。“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意思是说:“女子三十五岁左右时胃经气血开始衰弱,其所经之处的面部开始变得憔悴,头发也开始悉数掉落……”。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谁都想长生不老,就连皇帝也想长生不老,可结果都未能如愿。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也相伴而生,尤其是女性三十五岁左右、男性四十岁左右就开始出现生理的不适应,体内激素水平的下降是重要因素。所以在这个年龄段应该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要合理进行调整,合理休息、规律饮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把握了这几条后就会减少外邪的侵袭,患胃病或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就会降到最低。

药物所致:有些人不爱吃中药,说中药太苦、味儿也难闻,没有西药方便。

就拿止痛药来说吧,身体某处疼痛了就会吃几片止痛药来处理,其他地方不疼了可胃部变得疼痛不适了。止疼药对胃粘膜的刺激性大,久而久之便会出现胃溃疡、胃炎、胃穿孔等疾病。除了止痛药外有些抗生素类的药也对胃肠刺激性大,需要我们仔细了解药物的副作用以减少对自身不必要的损失。当然,不是说我是中医,就不提倡用西药。关键是在你用药时要把自己的胃保护好,比如说养成喝粥的习惯,没有特殊服药要求时不空腹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等等。

胃病的致病因素还有很多,诸如生活环境的改变、工作环境的改变、遗传因素、其他相邻脏腑疾病的影响……。中医认为,脾胃为先天之本,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养胃、护胃呢?

1.不要让情绪伤胃

《黄帝内经》上说:思虑过度,脾气郁结,久则伤正,运化失常。说明紧张焦虑等会影响脾胃功能。那些平时边吃饭,边思考问题,并把把商务谈判,工作会议带到饭桌上的做法不可取。细嚼慢咽才是养胃的重要原则。

2.平时多运动健脾胃

中医认为,适当的运动有养胃健脾的功效。最简单的养胃运动发生在我们嘴里— 每天早晨用舌头搅动出津液并吞下,是最好的生津和养胃的方法。此外,人体五脏六腑在脚趾上都有相对应的穴位因此经常活动脚趾可以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3.结合药膳,多喝粥

粥在我们日常饮食中是养胃的佳品,在粥中最好的还是稀软温热的粥。所以在生活中倘若条件允许,那么可以每天喝一次粥是最实惠简单的养胃妙招。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体质,可以在白粥中加入一些药材。如体质偏热者可用蒲公英、夏枯草煲粥;体质偏凉者可适当加党参、黄芪等。早餐吃牛奶燕麦粥,可以养胃和脾;晚餐吃小米粥,暖胃安神;玉米粥、南瓜大米粥等杂粮粥,可以清肠胃;牛肉粥补中益气,滋养肠胃;羊肉粥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壮胃健脾;粳米大枣莲子粥养胃健脾,还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4.学会自我按摩养胃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布满经络的体系,而通过自我按摩刺激相应的穴位,是很好的一种养胃方法,也能让胃时刻保持最好的活力,例如晚上睡觉之前,洗脚之后按摩足三里穴,也有显著的养胃功效。

总之,想要让胃部长久健康,还是需要大家在平时注意合理饮食,少吃辛辣,不贪凉,不嗜酒贪烟,好好护“胃”!平时坚持运动、保持好心情!只要我们在生活中认真的对待自己的胃,那么胃将会加倍的来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宋力医生痊愈病历精选


张子禄,男,37岁,因胃脘胀痛,于2017年4月25日到萬和堂中医院求医。

自述患慢性胃炎10余年,时轻时重,此次复收并加重4月余,多方治疗无效。现觉胃脘胀痛显明,食后减轻,伴嘈杂嗳气,轻度恶心,大便秘结,疲惫气短。
胃镜提醒:胃体部粘膜红白相间,以红相为主。胃窦部粘膜充血、水肿,可见糜烂和渗出。
查:患者瘦削,面色无华。中上腹压痛。
舌苔厚稍黄,脉沉稍弦。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糜烂性胃炎。
中医辨证:脾虚积滞、胃气上逆。
中医治疗:健脾消积,和胃降逆。
处方:
枳实(肤炒)12g黄连(吴茱萸水炒)12g生姜6g半夏(姜炙)10g薄朴(姜炙)10g人参10g炙甘草6g白术(土炒)15g茯苓10g炒麦芽15g苏梗12g黄芩8g瓜蒌12g陈皮10g 6剂,每日1剂,水煎服。
嘱:戒烟酒,忌辛辣。
二诊:2017年5月14日,自述胃脘胀痛减轻,食欲好转。
原方加砂仁8g,减黄连4g,连服18剂。
三诊:2003年4月6日,自述胃脘胀痛、嘈杂嗳气基本消失,恶心消失,精神食纳好转。
本方增减服2月余,诸症消失,精神食纳转佳。
随访半年正常。



宋力
中医师,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修。从“脾为后天之本”“人以胃气为本”的理论观点切入,注意脾胃作用。从病根入手,治疗病之源头。行医40余年。

主治:妇科疾病、皮肤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荨麻疹、带状疱疹等皮肤科疾病;月经病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各种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胆囊炎、胆结石、消化科疾病、内科、外科、儿科、男科、不孕不育、心脏病、脑血栓后遗症、肾病、肾结石、风湿类风湿、痛风、甲亢、糖尿病、血液病、眼、耳、鼻、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系统疾病。



↓↓↓萬和堂各连锁门店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