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15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常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黏膜肠上皮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又称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为胃粘膜的炎症反应或萎缩。
目前认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疾病,由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化为胃癌的年发生率在0.1%,因此对于慢性胃炎的人群,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需要重视该病的治疗。而实际上,慢性胃炎的危险因素较多,常规的对因治疗或对症治疗临床疗效往往不佳。饮食作为一种影响该病的重要因素,尤其需要慢性胃炎患者重视。
1.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
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指幽门螺杆菌感染。
2.刺激性物质
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3.药物
有些药物如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及水杨酸盐、洋地黄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4.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
5.胆汁反流
胆汁中含有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弥散进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症。
6.X线照射
深度X线照射胃部,可引起胃黏膜损害,产生胃炎。
7.环境变化
如环境改变,气候变化,人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经功能紊乱,便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不协调,产生胃炎。
8.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
9.其他病变的影响
如尿毒症、溃疡性结肠炎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患者需要根据饮食的下述三种作用进行饮食的选择。
·减少胃肠胀气
对于有腹胀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可增加胃肠胀气的食物,如红薯、洋葱、蒜苗、萝卜、蔗糖等。也需要避免含有粗纤维的、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豆类、豆制品、芹菜、韭菜等,这些食物会因在胃肠停留过长而加重腹胀。
·促进消化、利于粘膜修复
食物的选择应以清淡软烂、细嫩、含低纤维、富含营养为主,以利于促进消化和胃粘膜的恢复。一般来说,流质饭食、面食、发面、细粮、以及淀粉类更易消化,主食可采用面条、馒头、发糕、包子、面包、大米等,软烂即可。如果食用了不发酵的面食如烙饼、馅饼以及糯米等粗粮性食物,将难以消化而在胃肠中停留时间过长,加重胃肠道的负担。此外,荤腥油腻、高脂肪性食物如肥肉、猪油、奶油、巧克力、油炸性食物会延缓胃排空,而增加胀满感。对于肉类的选择,可食用鱼、虾、鸡肉、瘦猪肉等肉质纤维短且柔软的肉类,蔬菜和水果尽量避免粗纤维,即少食韭菜、豆芽、竹笋、芹菜等,可食用黄瓜、西红柿、土豆、茄子等,因粗纤维难以消化,容易引起胃粘膜的机械性损伤。
·减少粘膜刺激
除了上述的粗纤维食物的物理刺激以外,还有其他化学性刺激。如吸烟可引起胃粘膜的血管收缩,导致粘膜循环障碍,造成营养缺乏,胃粘膜屏障功能减弱。酒精可以直接损伤胃粘膜引起充血糜烂而加重炎症反应。长期或大量食用如浓茶、烈酒、咖啡、可乐、生葱、大蒜、咖喱、胡椒、花椒、芥末、洋葱、高盐类、辣椒等食物,会刺激胃粘膜,产生更多胃酸,胃粘膜充血糜烂将会进一步加重,从而引起或加重胃痛、胃胀等症状。因此要尽量避免上述辛辣刺激性食物。
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来说,除了吃什么,怎么吃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注饮食的量
慢性胃炎患者需要关注自身饮食的量,不可进食过多而导致病情加重。建议每餐尽量少吃,为保持营养,可于两正餐间加餐,增加每日进食次数。对于有腹胀症状的患者来说,每次进食量尤其要控制适宜,可减轻胃肠负担。
饮食规律
规律饮食的意义在于顺从胃分泌活动的节律,维持胃肠功能。因此,慢性胃炎患者饮食要定时定量,首先要调整就餐时间,入睡前2-3h不建议进食;不可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定,特别要注意的是,切忌不吃早餐。
进食速度
进食过多过快会导致食物在口腔内咀嚼不完全,且难以完成食物的初步消化,因而不仅导致胃粘膜的机械刺激加重,而且会增加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造成胃的负担过重。因此,控制好进食速度,可以保护胃粘膜、促进食物的消化。
饮食温度
生冷性食物如未烤熟的牛肉、生鱼片、冰淇淋等会增加胃消化的时间,胃粘膜刺激加重,胃蠕动减慢,尤其是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更是禁忌。饮食过热则直接损伤胃粘膜引起炎症加重。
饮食卫生
慢性胃炎患者往往忽视了饮食卫生这一关键要素。由于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是慢性胃炎的高危因素,因此要杜绝H.pylori感染,需要做到不使用不洁餐具、食物等,与家人、朋友聚餐时要使用公筷,避免H.pylori交叉感染。另外,要杜绝变质食物,洗干净瓜果等直接入口性食物,以避免摄入其他病原体对胃或其他脏器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