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癌细胞,但不是人人都患癌!关键在于......

来源: 黄石卫生计生/hswsjsw

人人都有癌细胞!


理论上每个人的体内,确实都有“癌细胞”的存在。


每天进行的新陈代谢中,生长出100多亿个新细胞的同时,也会长出1-20个“癌细胞”。


别激动!人体细胞偶尔出个错也是正常的,因为人体有上亿个细胞,细胞基数这么大,在分裂和繁殖的过程中,总归会有出错的机会。

为什么不是人人都患癌?


由于我们体内免疫系统的存在,可以产生强大的抗癌效果,所以,尽管每个人体内都有前癌细胞产生,但发展成恶性肿瘤的人是极少数。这些错误细胞是会被修复、纠正,或者被消灭掉。比如:


如果体内的癌细胞,在10的5次方以下,一般可以通过人体的免疫功能压制住。所以少量的错误细胞,是不太可能演变成癌症的。


但是,如果体内癌细胞数量大于10的6次方,人体的免疫功能就可能压制不住它了。如果是到10的12次方,人就已经病入膏肓了。


而生活中的一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免疫,甚至成为助长“癌细胞”气焰的帮凶!


8大因素,助长体内 “癌细胞”!


高脂饮食催生癌细胞


美国威斯康新州州立大学曾经做过一个猴子对比实验,一组喂简单的蔬菜水果、五谷,另一组天天大鱼大肉、吃土司培根等。27年后,前面一组依旧精神奕奕,毛色光亮,而后一组猴子一脸老相,还得了癌症、高血压等疾病。


饮食中如果高热量食物、动物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纤维素和维生素等明显缺乏时,溶解和吸收致癌物的危险将会增加。如果长期处在这种刺激中,很可能诱发肿瘤细胞产生,导致大肠癌。


建议少吃或不吃肥肉、动物内脏、鱼籽等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植物油限制每人每日20- 30克(约合2-3汤匙);每日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消弱防癌的免疫力


情绪压抑、多愁善感、患得患失的人,其免疫力相对减弱,往往无力消灭异常细胞,最终促成癌细胞。


(配图,图文无关)


不少人患癌后,医生都建议要有个好心态。在治疗癌症上,如果充满信心与癌症斗争,生存率自然会提高;相反面对癌症失去信心者,生存率就会明显降低。无论是预防癌症,还是治疗癌症上,好心态都很重要。


高盐让胃癌风险增2倍


吃得太咸会导致胃黏膜屏障的慢性损伤,日久会增加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导致胃癌发生。高盐饮食的人和那些清淡饮食的人相比,胃癌的相对发病风险要增加接近两倍。这是因为过量的盐会导致渗透压高,破坏胃黏膜的保护作用,继而提高胃癌的风险。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盐量6g即可,也就是啤酒瓶盖一盖子的量。腌菜、话梅、火腿肠等加工产品,注意查看含钠量,尽量少吃一些。


基因突变的帮凶


国际期刊《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连续一年每天抽完一包20根烟的人,体内的每个肺细胞会发生150个突变。


烟草烟雾中含有超过7000种化合物,数百种有害物质,其中既有致癌剂,又有促癌剂,因此吸烟不仅会诱发基因恶性突变,更可怕的是,烟草烟雾中的化合物和有害物质还会加速基因的损伤和阻止基因的修复,从而诱发癌症。



脸红更容易基因突变


酒精在体内代谢,会变成乙醛,而乙醛大量堆积,会导致染色体重排,并永久地改变DNA序列,从而导致癌症的风险。


为什么有人喝一辈子酒,也很长寿?比不得!也许一是别人体内有乙醛脱氢酶,表现为喝酒不会脸红,可以不让乙醛一直堆积在体内。二是,别人的DNA损伤修复蛋白系统强大,喝酒就算损害了细胞,也会在一定程度进行修复。



所以为了安全,成年男性每日饮用酒精不超过20克,女性为10克。 尤其是喝酒脸红的人,你还是别喝了。


每天超过25克就很危险


癌细胞偏爱甜食?实际上,癌细胞往往比正常细胞生长更迅速,对葡萄糖的需求量更大,会与正常细胞争夺营养。


瑞典科学家曾对8万名参与者进行了长达9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与很少喝甜饮料的人相比,每天喝两杯甜饮料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要高90%;每天吃5小勺糖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要比不吃糖的人高70%;每天用甜水果酱涂抹面包片的人,患胰腺癌风险也比不吃甜食者增大50%。这一结果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引起了营养界和医学界的普遍关注。


懒癌是真的存在!


我们笑称有一种癌症叫做“懒癌”,但懒得动,确实是癌症的帮凶。那些性格开朗、喜欢运动的人,往往能抵御癌细胞继续发展。当运动微微发汗、有气喘的感觉时,人体会产生较大量的内啡肽,这是一种能增强愉悦感的激素,可提升身心机能。

专家组认为,久坐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某些癌症的危险性。


90岁后的癌是生理性的


人类年龄越大,基因突变率越来越高,复制错误的几率也越来越大,而修复功能反而下降。在衰老达到一定程度,人体的平衡系统会越来越差,得癌症的机会自然也就高了。     


一般来说,80岁以前长癌是病理性为主,而90岁以后长癌是生理性为主。



8种癌症病人都后悔

吃了这些食物


01

得了胃癌的:后悔吃剩菜、腌菜


绝大多数胃癌都是“吃”出来的。例如,很多家庭都会遇到剩菜问题,把剩菜放入冰箱下顿继续吃。在这个过程中,剩菜确实会产生一些亚硝酸盐,虽然其含量不高,但长此以往,长期积累难免会引发胃癌。


此外,爱吃腌制品也是导致胃癌高发的重要原因。因为腌制的食物中常常含有亚硝胺类化合物,这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也正是胃癌的元凶。



2

得了食管癌胃癌的:后悔吃得太烫、太辣


据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食道癌最高发的地区之一。吃得“太烫”、“太辣”、“饮酒”是食管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人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40℃左右。吃得太烫、太辣会灼伤食管黏膜,不断刺激就会引起食管粘膜增生、变异,引发癌变。此外喝酒,特别是喝高度的酒,会直接导致食道黏膜出现烧伤,长此以往,反复刺激下,食道癌自然就会随之而至。



3

得了肝癌的:后悔爱剜掉食物发霉的部分继续吃,酗酒


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全球超半数肝癌病人在中国。除肝炎导致肝癌外,很多人的肝癌都是“吃”出来的,主要是因为“黄曲霉毒素”和“酗酒”。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


江浙地区为全国肝癌高发区,和黄曲霉素有相当大关联——每年的梅雨季,食物容易受潮发霉,产生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同时,我们每天使用的筷子,本身就潮湿、易发霉,也很容易产生黄曲霉素。


此外,长期酗酒导致的肝癌也不容忽视。调查显示,近四成的患者是因酗酒而导致脂肪肝、慢性肝细胞损伤、肝癌。



4

得了大肠癌的:后悔不吃蔬菜只爱吃肉


得了大肠癌的最常说的一句就是:原来以为只是便秘,早知道多吃点蔬菜……


俗话说“穷时伤胃,富时伤肠”,大肠癌是典型的“富贵病”。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最快的肿瘤之一,这与我们摄入蔬菜过少,有着密切的关系。


引起大肠癌的主要原因是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过多。过多地吃这些食物,无形中会增加肠胃负担,降低肠胃的蠕动速度,食物分解慢,滞留肠道时间长,从而导致排便困难,毒素在体内积累,给大肠癌发生埋下伏笔。


预防大肠癌,建议大家吃果蔬和肉类的比例控制在5:1,并保持每天一次排便。



5

得了肺癌的:后悔炒菜不开油烟机,喜欢烟熏的菜


得了肺癌的躺在床上反思,发现除了空气不干净以外,炒菜不开油烟机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癌症发病率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肺癌。肺癌的高发主要是因为“吸烟”和“厨房油烟”。通过长达5年的追踪调查发现,70%的男性肺癌患者死于吸烟,而在非吸烟的女性肺癌患者中,超过60%的女性长期接触厨房油烟。


油炸这种烹调方式,会产生大量油烟,其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质。不仅如此,食物中的蛋白质在经过高温油炸时,会产生苯并芘类致癌物。因此,建议大家尽量少油炸,炒菜时油温控制在80~90度,不要等油锅冒青烟。煎炸时,食物表面呈金黄即可,不要焦。另外,厨房排烟设备要选择排烟效果好的。



6

得了胰腺癌的:后悔吃得太油腻


胰腺癌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因死亡率高、治疗效果差,也被称为“癌中之王”。与肠癌一样,胰腺癌也和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吃”得过多密切相关。


预防胰腺癌主要是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在饮食中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此外,还要杜绝暴饮暴食。


7

得了口腔癌的:后悔爱吃槟榔、烈酒,喜欢刺激感


得了口腔癌的人通常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得癌症,这样的人多半每天香烟+槟榔不离口,多数是就着香烟吃饭,嚼着槟榔喝酒…不听劝,你不得癌,谁得癌?


口腔癌有60%左右的患者都和吃槟榔有关。其实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把槟榔列入了“黑名单”,和烟酒、砒霜等同列为一级致癌物。


例如在口腔癌高发的湖南、海南、台湾等地区,当地百姓就非常喜欢吃槟榔。此外,吸烟和饮酒也是导致口腔癌的原因。香烟中含有69种致癌和促癌物质,其中危害最大的尼古丁会直接刺激口腔黏膜,诱发癌变。而有些人喜欢饮烈酒,喜欢那种烈酒入口的“烧灼感”,其实这是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损伤,最终引发口腔癌。



8

得了乳腺癌的:后悔爱吃肉,心情不好,爱生气


看乳腺的人女性多为两种,脾气不好、性格懦弱,一种是生气多,一种是受气多,乳腺癌最喜欢找这种人。得了乳腺癌才反思:遇事不要激动,很多事情看淡点才是最重要,没什么比身体更重要……


除了和熬夜、压力大、爱生气等生活习惯有关外,乳腺癌也和“吃”有关系。胆固醇会增加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长期大量摄取动物脂肪,会产生大量类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样物质,血中雌激素含量增高,而雌激素具有诱发乳腺癌的作用。


预防乳腺癌日常饮食应保持清淡,注意荤素搭配,最好以素为主。多吃蔬果及粗纤维食物。



来源:健康湖北、楚天都市报,健康时报、沈阳日报、丁香医生、新老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