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气候转换分界点。
一过中秋,
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
人体新陈代谢渐缓,容易感冒、咳嗽。
那么中秋养生保健有哪些基本原则呢?
润燥养肺防感冒
进入中秋,暑气由盛而降,早晚凉中午热,日夜温差变化大,暑气渐退,但秋老虎还会做最后的挣扎,当它发威时,天气又闷又热,这种凉热不定的天气,最容易感冒。
建议:每日晨、晚养成用冷水浴面、热水泡足的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适度散步、打球、做操、练拳、习剑,这样可提高身体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发生。
可适当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阴润燥。老年人脾胃虚弱者,宜食温热熟软的食物。
防腹泻胃痛
天气没有夏天那么炎热,人们摄入的水分可能减少,而便秘是由于人体内缺少纤维素和大量水分,致使胃肠蠕动失常,肠道中代谢物、细菌等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
多数秋季腹泻病例都是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的比率较低。因此,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非常的重要。
建议: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富含膳食纤维多的根茎类的蔬菜,比如土豆、红薯、莲藕、竹笋等食物。
吃
中秋小长假期间,亲朋好友聚会不断,时不时就要出去“搓上一顿”大餐。面对餐桌上的丰盛美食,很多人会难抵诱惑,放开肠胃大吃一通。
月饼和螃蟹
螃蟹和月饼是中秋经典美食,但食用不当却会损害健康。糖尿病人和儿童不宜过量食用月饼,月饼含糖量极高,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损害较大,儿童脾胃比较脆弱,食用月饼过量或造成食欲不振甚至不能进食。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不超过半块月饼。
此外,月饼不宜与饮料、粥同食。因为月饼、粥、甜饮料含有大量糖分,会迅速提高血糖,不仅对糖尿病人不适合,对普通人的大脑细胞也不利,还会降低脂肪代谢,容易发胖,建议搭配茶饮去油解腻。
中秋吃蟹,是流传已久的习俗。俗话说:秋生紫苏为蟹香。烹制螃蟹时加入三两片紫苏叶,可解毒止泻、去腥驱寒、降低胆固醇。当然加入黄酒和生姜同样能降降大寒之气。
螃蟹很美味,但并非人人都适宜吃。
蟹性寒:虚寒、脾胃不足的人应该要少吃;
蟹活血:月经期间、怀孕、失血者不宜吃;
蟹是发物:皮肤过敏、生疮、头皮屑多、头面油脂分泌多的人不宜吃。
吃蟹六忌:忌吃生蟹、死蟹、久存熟蟹,忌吃过多,忌与柿子混吃,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忌饮茶水。
专家医生建议,“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食物种类很多,因此要坚持适量多样的均衡饮食原则。”
少辛增酸。
“所谓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防止肺气太盛。”
中医认为,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剩肺气之侵入。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应忌苦燥。
中医认为,苦性燥,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
《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言:“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
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因此,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苦燥。
早晨食粥。
如明代李挺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
中医提倡在秋季每天早晨吃粥,尤其是初秋时节,不少地方仍然是湿热交蒸,以致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
在秋季较为推崇的粥有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黄精粥等。
推荐1:百合莲子银杏粥
配料: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用小火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可。
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推荐2:板栗烧仔鸡
配料:仔母鸡一只、板栗200克,芝麻油250克、猪油、鸡汤、味精、白糖、湿淀粉、硝水、酱油、精盐、蒜白各适量。
做法:仔母鸡宰杀去毛、去内脏、头、爪,洗净,切下颈项后切块,板栗去壳。
炒锅至旺火上,下芝麻油,烧制七成热,放入鸡块炸5分钟后,用漏勺捞出,倒出余油后,加鸡汤、板栗、酱油、精盐、白糖、鸡肝,用旺火烧10分钟,至肉块松爽、板栗粉糯时,再加猪油、味精、蒜白,用湿淀粉调稀勾芡,起锅盛盘即可。
功效:补肾去寒,润肺除燥。
推荐3:福豆腐
配料:豆腐2块、鲜蘑50克、青菜芯10颗、香菇30克、素油50克、酱油20克、白糖3克、精盐1克、湿淀粉10克。
做法:香菇入沸水泡软,去蒂。青菜烫至碧绿,凉水冲凉,豆腐切片。
炒锅烧热用少许油滑锅,舀入素油烧热后将豆腐煎至两面金黄,添酱油、白糖、精盐、清水一碗,放入香菇、鲜蘑、菜芯,焖烧至汤汁浓稠离火装盘,将汤汁用湿淀粉勾芡浇在豆腐上即可。
功效:此方可预防营养不良所致的秋季各种疾病。
喝
推荐:姜苏茶
配料:生姜、苏叶各3克。
做法:1、将生姜切成细丝,苏叶洗净,2、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2剂,上下午各温服1剂。
功效: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胃之功,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或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肠胃不适型感冒。此方以药代茶,味少而精,实用简便,适于家庭保健防病治病之用。
身
秋季来临,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
说好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也只是说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物,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
秋冻也并非人人皆宜。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不宜冻,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冻得适度。「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无论如何,身边常备一件小外套最是合适。
平时在家也可以学着做经络操,推荐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常年坚持练习的「八段锦」。
八段锦第一式| 两手托天理三焦
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主管人体的循环与代谢。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两手由下往上的过程有助于排除体内阴气,增强阳气;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改善循环,促进代谢,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睡前练习可以促进睡眠哦!
居
“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所以夜晚应该在21点上床准备入睡,早晨5点-6点准备起床。
中医认为:“侧身屈膝而卧,可使精气不散。”长寿老人一般睡眠时都呈侧卧,以右侧弓形卧位最多。正符合古人所言的:「卧如弓。」正确的睡眠姿势:一手曲肘放在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放松。这样脊柱自然形成弓形,四肢容易自由变动,且全身肌肉可得到充分放松,胸部受压最小,不容易出鼾声。
秋季预防感冒,你要这样做
1、勤洗手。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小时,因此经常洗手能远离感冒。另外,不要养成揉鼻子、抠鼻孔的坏习惯,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到最易传染的部位。
2、不要在封闭的空间久留。办公室是易传染感冒的地方,如果避不开这些地方,可以用淡盐水使鼻子保持湿润。
3、多喝水。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身体带走,防止脱水症(脱水症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