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榆次区中医院的超声波检查室,到天山北麓瓜果飘香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从父老乡亲交口称赞的好医生,到“两地情,一家人”,将医者大爱播种在美丽新疆的援疆医师;从毡房里轻声细语的殷殷叮嘱,到“传帮带”,令援助医院的医疗水平迅速提升……对于榆次区中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雷鸣而言,2016年参加晋中市援疆医疗队,远赴新疆兵团第六师红旗农场医院开展医疗帮扶,是她一生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
雷鸣医师正在为患者诊治
“这段参与援疆医疗的日子,让我明白了重托、责任这四个字的分量,尽管气候和饮食都有诸多不适、工作任务琐碎而繁重,但想着各级领导的嘱托和援疆事业的重要性,我奋力坚持。”雷鸣称,那段时间里,她切身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大爱无疆,更为各族群众与援疆医生之间浓浓的医患深情而感动。
“每当回忆起那一幕幕场景,我都会心潮起伏,热泪盈眶……”回忆起援疆的日子,雷鸣激动地说。
踏上前往天山的行程
作为科室的中流砥柱,一直以来,区中医院超声科总能看到雷鸣忙碌的身影:坐诊、值班、急诊……无论何时需要,她总是冲锋在前的那一名,在同事和患者间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工作敬业负责、业务精湛、为人热情务实,是大家对她的一致评价。
新疆是个地域辽阔、物产富饶的地方,但同时也是一个医疗资源缺乏的地方。每年,都有大量医疗工作者远赴新疆开展医疗帮扶,其中的种种事迹,也曾让雷鸣深受感动。2016年,当得知全市援疆医疗队招募成员,特别是急缺的超声影像医学方面人才时,她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也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我也有很多顾虑。科室的工作担子很重,我怕走后会影响工作,父母也需要照顾。但是大家给予我的理解和支持让我十分感动,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援疆医疗事业当中。”雷鸣说。当得知雷鸣的决定后,院领导和同事嘱托她:“医院、科室的工作有我们,你只管放心前去,一定要把最好的技术、最热情的服务带给新疆各族群众……”父母宽慰她:“孩子,你放心去援疆,我俩身体健康,家里的事情你就放心交给我们吧!”
就这样,带着重托和牵挂,雷鸣踏上了援疆之路。她所援助的医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红旗农场医院。红旗农场总人口13000多人,面积119万亩,相当于我区乡镇卫生院规模,因是兵团编制,属于县级医院,虽然级别高但规模并不大。该农场辖区辽阔,方圆百里之内,是唯一的一所医院,且医院的设施、管理、技术等条件都相对落后,特别是该院超声科的力量更为薄弱。当时,超声科仅有两名医师,所开展的超声波检查内容也仅限于简单的腹部检查,红旗农场的患者做超声检查,都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去上级医院进行。
服务群众,帮助所在医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担,落在了雷鸣的肩膀上。
雷鸣(右三)参加援疆义诊时的合影
授人以渔 开展“传帮带”
从踏上援疆之路的第一天开始,雷鸣就坚定了一个信念:将援疆医疗工作发挥到最大的作用,不仅仅是帮患病群众进行检查、治疗,更重要的是帮助当地医疗团队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将相对先进的医学手段和理念传导到当地医疗工作者队伍中去。
本着这一理念,雷鸣立即针对性地展开大量工作:拓展超声诊断项目,开展了心脏、颈部血管、腹部血管、双下肢血管及甲状腺、乳腺等浅表器官超声诊断,开展了心血管系统检查,填补了该院空白;进行学术讲座,认真地进行“传、帮、带”。短短几个月,该院的技术水平、诊断项目都上了一个大台阶,红旗农场医院超声科的医师们已基本掌握了心血管等新开展的医疗技术,并能独立操作诊断,为临床提供了有力的诊疗依据,进而使转院率明显下降,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方便的就医条件。以前患有心脏、心血管、甲状腺等疾病的老百姓做超声检查都要到乌鲁木齐的大医院,如今在这里就能得到诊断,而且诊断水平和那些“大医院”相比毫不逊色。“看病找援疆医生”成了当地百姓的口碑。
“用心援疆、用情援疆、视患者为亲人”是她入疆以来一直抱定的宗旨。在疆期间,雷鸣几乎没有假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特别是两次覆盖农场所有居民的大体检中,雷鸣都作为主力,投身在一线工作中,检查人数每日达100余人次,累计检查人数达一万余人次,其中肿瘤和各类早期病症20余例,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机。下乡义诊不仅给牧区群众的健康带来福音,也把“援疆医生”良好形象深深扎根在了边疆人民心中。红旗农场医院领导授予她“工作表现突出奖”。而患者更是给予了她深情的赞许,令雷鸣深受感动。
援疆期间,雷鸣同农场医院的领导、科室的同事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友谊,直至今日,他们仍在通过微信群进行远程医疗指导、研究,并分享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走进牧民家中义诊
架起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在农场,义诊活动是一项长期开展的惠民活动,也是农场居民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地处偏僻的哈萨克牧民定居点,援疆医疗专家前来义诊,令他们十分开心。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雷鸣积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语言,进行简单的交流沟通,还多次深入偏僻的牧民定居点参加义诊活动,每次超声检查都达百余人次。遇到行动不便的群众,就亲自到毡房为他们量血压、发药品。
在援疆中,雷鸣还收获了许多来自不同民族的“亲情”。有位维族大妈行动不便,每次义诊来到她的毡房前,她都会早早守候在门口,捧出香甜的奶茶来表达对她的谢意。雷鸣还参与了当地政府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结识了一家“哈族克族亲戚”,给他们带去物质、资金及精神上的资助。而他们也把雷鸣这个汉族亲人当做家里的一员,热情地邀请她到家里做客,在姑娘、小伙们载歌载舞的欢声笑语里,雷鸣总会格外感慨: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民族团结、互帮互助,充满亲情友爱的大家庭中是多么幸福啊!
一天晚上十二点多,医院值班医生打来电话,称有一位怀孕8个多月的孕妇,左腰背突然疼痛难忍,需超声检查胎儿情况以明确病因。雷鸣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医院,一边为孕妇检查,一边仔细询问病史。在确定胎儿发育及胎盘、羊水都正常后,在孕妇左输尿管中上段检查出一个0.8厘米的结石。顿时大家都松了口气,孕妇随后收治入院,对症治疗。家属对此感激万分。
有一次,雷鸣在为一位女患者做检查的过程中,听患者说自己家里还有“打瓜”。这是一种西部地区的特色时令水果,当时已是隆冬时节,雷鸣便好奇地随口问到,打瓜是如何保存这么久的。谁知,在诊治完不久后,患者就从家里拿来几个打瓜执意要送给雷鸣,但雷鸣坚持不收。最后,这些打瓜被悄悄放在了诊疗室里。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每到秋收时节,诊疗室里总会有不知名的群众留下的瓜子、水果,逢到民族节日,会有人将一大盆的炖肉悄然放到诊室,每到这时,雷鸣便将这些东西拿到食堂与大家分享。
“那段援疆的经历,不仅是我服务当地百姓、开展医疗帮扶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宝贵经历,让我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不怕吃苦、砥砺前行,为百姓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雷鸣说。
与患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