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到临终的最后一次呼吸,我们的身体时刻经历着微妙的变化。
你知道吗?每个人的一生平均要呼吸7亿次;
你身上每分钟会死掉3万个皮肤细胞;
成年人的骨架每7-10年都会更换一次;
你吃下的食物,从口腔到肛门要经历9米的旅程......
看似再平常的瞬间,其实都是人体有序的变化过程。
而参与这些过程的,除了我们自身的器官以外,还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特殊群体,那就是微生物。
1100万亿个弟兄每天和你同吃同睡
人类身体上大约100万亿个微生物,从表层皮肤到身体内部无处不在。
比如你眉毛上的“阴虱哥”:
脸蛋上的“螨虫妹”:
头发里的“虱子兄”:
脚丫上的“毛癣菌”:
肠道里的“线虫弟”:
以及血液中的“弓形虫”大兄dei等等。
它们形态各异、种类繁杂,对我们的健康、肤色、行为,甚至性格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这些微生物是怎么来的?
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所处的是一个无菌环境,身上还没有寄居细菌等微生物。
待我们降生时,母亲肠道的菌群会转移到阴道里。
等婴儿通过产道时,这些菌群便会自附着在婴儿的身体上,随婴儿一起离开母体。
婴儿刚出生时,身上往往会携带大量菌群。
虽然看起来有点儿恶心,但对宝宝来说却是必须的。
后期一些微生物也会随着母乳一起进入到宝宝的身体,它们将陪伴孩子一生的成长。
3多数微生物是你的朋友,而非敌人
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人体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都是有害的,必杀之而后快。
其实并不是,恰恰相反,我们身上的微生物大多数都是有益的。
▌驻守边关,抵御外敌
在人体表皮上,每平方厘米大约有10亿个细菌,其中有一种菌群名叫葡萄球菌。
它们是人体最忠实的守卫者,就像地球上空的大气层一样,能保护我们皮肤免遭外界病菌的侵袭。
事实上,当病原体入侵皮肤时,人体首先做出反应的不是免疫系统,而是皮肤上这些数以亿计的微生物群体。
或许你永远都看不见它们,但它们却在暗中默默地保护你。
▌监视免疫系统,避免人体自相残杀
我们知道,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十分活跃,免疫细胞在人体内四处游走,识别并消灭病原体。
可如果免疫系统过于活跃,就会“自我膨胀”,变得敌友不分、自相残杀。
轻者疯狂攻击外来异物,比如花粉、毛发、灰尘等等,造成过敏性呼吸道疾病;
重者攻击人体自身组织,比如大脑、关节、肠道等部位,引发关节炎,肠道炎等疾病。
所以,为了防止免疫系统太过膨胀,就必须有人对它进行监督。
而寄居在人体内的微生物就可以对免疫系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能不能找到对象,先问问它们
人体大多数部位都没有气味,包括头发、腋下、肚脐眼等。
其实,人体散发的气味都来自微生物。
我们的腋窝中长有顶浆分泌腺,其分泌物是某种细菌的食物来源,分解之后就产生了特殊的气味。
青春期时,腺体分泌旺盛,气味就越大。
这种气味有什么用?
我们可以从其他物种身上找到答案。
狐猴:确认过气味,是对的那个猴儿。
大马:闻过你体味,发情就交配。
由此可见,异性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化学反应。
所以呀,如果有个人哪哪都好,可你就是喜欢不起来,可能只是因为你们......气味不合。
4各种奇葩的寄生虫
虽然人体大多数微生物都无害,但它们的奇葩行为却让人细思极恐。
比如寄居在你眼睫毛根部毛孔中的蠕形螨。
它们总趁着你夜里睡觉的时候,爬到你脸上交配。
它们不仅蹬鼻子上脸,还在你脸上打野战,就是这么的嚣张。
它们以人体毛孔中分泌的油脂为食,但它们没肛门。
换句话说,它们只吃,不拉。
吃的越多,体内废物堆积越多,最后活活撑死,生命到此为止。
还有一种名叫“刚地弓形虫”的寄生虫,可以称作是微生物界的爱因斯坦。
这是一种致病性寄生虫,最早在某种老鼠体内发现的,但是它要在在猫的肠道中进行繁殖。
为了从老鼠身上转移到猫的体内,刚地弓形虫会改变老鼠胆小的性格,让它们从遇猫就躲,变成见猫就上。
被弓形虫感染的老鼠都很容易被猫捕获,而最大的受益者则是幕后黑手——弓形虫。
研究表明,人类感染这种弓形虫后,也会呈现类似特征:胆大不怕死。
大数据也表明,刚地弓形虫感染者遇到交通事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6倍。
以往我们以为,身体受大脑控制,如今看来,没那么简单。
人们食用不干净的蔬果、未煮熟的肉类,都有可能感染。
欧美国家的人大多偏爱半生不熟的肉类,他们的刚地弓形虫感染率高达55%左右。
如果你在欧美遇到了鲁莽胆肥的司机,那你要当心了,ta可能是刚地弓形虫感染者。
好在,绝大多数微生物与人体都是和谐共生的关系。
你供我吃喝,我护你健康。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等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也让人菌和谐的关系遭到了破坏。
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严重破坏了体内有益菌群的生存条件,反而让有害菌体越长越壮。
这也是不少现代人,尤其是城市居民们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之一。
因此,从微生物的视角出发,我们同样面临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违背自然规律的发展,究竟能走多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