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致癌的5种做菜习惯,每个中国家庭都很常见!

来源: 仙桃卫生计生/xtswjw

在家吃饭,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不仅代表着安全、健康,更是一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光。


然而,你一定想不到,就在飘香的厨房、翻炒的锅灶里,竟然藏着致癌隐患。


每一次做菜,它们都在悄无声息地伤害着我们最爱的家人。


1、锅冒烟了才放菜

刚学做菜的时候,老一辈常常强调要「等锅里的油冒烟了再把菜放进去」。


其实,比起老一辈使用的粗榨油,现在的食用油一般都经过了精炼,去除了大量容易「冒烟」的杂质,烟点比较高。开始冒烟的时候,说明油温已经挺高了。


油温太高,可能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食物本身的营养流失。


2、炒菜不开抽油烟机


中餐最重要的烹调方式就是炒,虽然炒菜很香,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油烟。


有些人炒菜不爱开抽油烟机,或者炒完菜立刻关闭抽油烟机,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


因为烹调油在高温状态下会产生油烟,其中含有许多具有刺激性的有害物质,可能损害呼吸系统、皮肤等的健康,并可能会引起恶心、鼻咽不适、头晕胸闷等症状,这被称为「醉油综合征」。


对于本身就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它可能会加重病情,诱发哮喘、炎症。


另外,厨房油烟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国内外研究发现,女性从事烹调的年头越长,每天炒菜的次数越多,患肺癌的风险就越大。


3、火候掌握不好、不刷锅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布的一份膳食研究报告中提到:


炒菜时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产生的丙烯酰胺(2 类致癌物)越多。


炒菜油温越高,出来的食物颜色越深,产生的有毒和致癌物通常会较多。


另外,如果食物烤到焦糊了,或炒完菜不刷锅,附着在锅表面的食物残渣,即「锅垢」,当再次加热时,也会产生有害物质。


日常生活中偶尔吃下去了烤鱼烤肉上的焦黑部分,倒无须过多担心,但能避免还是尽量避免。


不过,刷锅可不能偷懒!


4、放盐过量


201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数据显示:


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每天为 10.5 克。


65% 的成年居民食盐摄入超过了 6 克的每日限定量。 


也就是说,中国人平均吃了限定量的两倍。


盐不能多吃,主要原因是钠的摄入需要限制。


长期的高盐膳食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进而还会使得人们更容易患中风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还不只是升高血压。它还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其致癌的可能原因之一是食盐的高渗透压对胃黏膜造成损害,从而造成一系列病理改变。


重口味,不是什么好事。


5、反复用油


炸东西时,用油量比较大,有些朋友不愿意浪费,就把煎炸过的油重新收集起来,存着下次炒菜时接着用。


听起来是挺节约的,可是,用过的油里,会含有上次煎炸时的各种残留的有害物质。


这些油脂如果持续受热,还会继续产生一些致癌物,比如著名的「苯并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的 1 类致癌物。


另外,使用过的油已经发生了氧化,若存放不当,更容易变质。


应该怎么做?

5 个建议分享给大家


既然指出了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就能降低炒菜做饭时的患癌风险:


 多炖少煎 

 清淡少盐 

 避免油烟 

 谨记刷锅 

 健康用油 

来源: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