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旨在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教育,让儿童青少年掌握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使家长、学校、社会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特点,全社会共同维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倡导社会关注,提升全民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意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结合中科院心理健康素养网络调查结果,针对社会对心理健康的主要关切,并经过多方专家论证,编制了“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
1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身心如何相互影响?
一方面,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例如,消极情绪会导致个体的免疫水平下降。癌症、冠心病、消化系统溃疡等是与消极情绪有关的心身疾病。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受到身体健康的影响。例如,慢性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发病率比普通人群更高。长期处在较大的压力下而无法有效疏解,对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2
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为何运动有益?
焦虑抑郁该选择何种运动?
如何理解“适量”?
3
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为何有的人总是不愿意求助?
1.认为去见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就代表自己有精神心理疾病;
2.认为病情严重才有必要就诊;
3.认为寻求他人帮助就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4.担心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看法等。
主动求助就是弱者吗?
可以去哪里求助?
出现心理问题可求助于医院的相关科室、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工机构等。
求助的内容包括:寻求专业评估和诊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等。
4
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常见的睡眠问题有哪些?
5
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如何防治
公众要提高对自身情绪健康的觉察能力,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尽早求治,防止问题加重。
抑郁症、焦虑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相结合而治愈,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自杀风险,预防复发。
6
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7
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儿童心理发展包括感知觉、认知、语言、情绪、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各有其内在发展规律。
在存在普遍规律的同时,不同的儿童在发展的速度、水平、优势领域等方面存在差异。养育者需了解儿童发展特点,理性看待孩子间的差异,尊重每个孩子自身的发展节奏和特点。
儿童心理发展是先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惩罚是短期有效但长远有害的管教方式。比奖惩更有效的,是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绪和需求,科学引导。
养育者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反思和成长。养育者要把握好尺度,即要支持引导,又不要急于干预。
在儿童发展中,有些“问题”其实是常见的过程,会随着成长逐渐消失。养育者有时可能会夸大或忽视孩子的问题,要开放地听取他人的反馈,或向专业人员求助。
8
预防老年痴呆症,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老年痴呆主要症状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
9
要理解和关怀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10
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不健康的减压方式弊大于利
例如,吸烟、饮酒、过度购物、沉迷游戏等方式。虽然当时可能带来心情的缓解,但是也会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适应的问题。
科学减压可以更好应对压力
第一,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减少偏激歪曲的认识。
第二,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
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量运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
以上引用文字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