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膏方?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中医特有的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大剂型之一。
由汤药(煎剂)浓缩演变发展而来,又称“膏滋”“煎膏”。
以三十味左右中药饮片组成,反复煎煮、去渣取
汁、蒸发浓缩、再加多种胶饴辅料而制成的半流体状内服剂型。
膏方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辨证施治、治未病等核心思想,是中医药的重要技术手段,其独特的滋补、调理、养生以及对慢性病的治疗作用,已成为广大群众改善健康状况的主要方法之一。
《黄帝内经》关于阴阳、脏腑、气血等精辟论述为膏方发展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成为膏方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
膏方发展历史经过以下3个阶段
汉唐宋元时期——初期阶段 :
宋朝膏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的习惯也流传下来。
明清时期——发展阶段:
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数量大大增加,临床运用更加广泛。洪基《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茯苓膏”等流传至今。清代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并强调辨证而施,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近现代时期——成熟阶段 :
近代膏方在上海、江浙及广东广泛使用,尤以上海为甚。
10月20-21日,莱州市中医医院举办莱州市第二届“中医膏方文化节”暨名老中医义诊活动,届时将邀请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天津国内知名专家坐诊并开展健康讲座。
(莱州市中医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