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年轻人猝死新闻可谓层出不穷
25岁的淘宝女店主因过度疲劳致死;
25岁的女主播突发心肌梗塞猝死......
还有前段时间(3月30日)26岁的江苏某年轻麻醉医生猝死......
斯人已逝,生者当思!面对猝死,我们除了恐慌、害怕、惋惜,还能做什么?小编今天跟大家分享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给大家敲响警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预防开始,让猝死远离我们,越远越好!
1
什么是猝死
猝死是指看似健康、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的病人,突然发生的非暴力性、未能预料的瞬间自然死亡。猝死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
猝死每天都在发生,不仅可以波及老人,现在年轻人甚至青少年、儿童猝死的屡屡发生,运动员猝死也常发生在体育竞技场上。
2
猝死前征兆
出现以下不适症状,千万别大意!
1.晕倒
通常突然的晕厥是猝死前的一个征兆,所以凡是身边的家人或者自己出现晕倒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及时的休息与治疗。
2.过度出汗
人在没有进行运动或干体力活的情况下,却突然大量出汗,可能是心脏疾病发作前的一个信号,需要警惕,及时就医。
3.胸痛
心绞痛和心梗都属于冠心病,冠心病的猝死率是很高的。典型的冠心病发作时表现为胸痛、胸闷,特别是胸骨后方,痛的边界不是很明确。服用心绞痛药物之后,在几分钟内胸痛的症状就会缓解。
相比较而言,胸痛是所有猝死前的最容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当人感到胸部非常痛,压榨感、喘不过气,就要提高警惕,立即去医院就诊。
大部分病人在心脏性猝死前数日、甚至数月就有征兆,即有胸闷、胸痛、憋气、头晕、心慌、气短、出大汗、浑身乏力等不适,有些病人还会出现类似消化系统的表现:恶心、呕吐、腹泻。
4.憋气、口唇发紫
当猝死发作时,除了胸痛外,若还有出现口唇发紫、血氧下降、憋气、明显的紫绀等症状,就要高度怀疑可能是否肺栓塞。
5.心慌
心脏的跳动每分钟都会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突然的心跳过缓或者心跳加快,可能会出现心慌,从而引起心律失常,最后引发室颤的风险。突然出现不明原因心慌,需要警惕,并及时就医。
6.呼吸不畅
一些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群,会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尤其在夜间,这种症状会更明显。如果呼吸不畅,容易引起窒息缺氧,出现猝死的症状。
7.血压迅速升高
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时会感觉剧烈疼痛,同时会伴有血压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出现猝死症状。
出现上述症状,千万别以为过去就没事了,及时就医检查身体状况,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
3
猝死的诱因
这些行为是猝死的催化剂,应加以注意!
1、压力大、过度劳累
经常熬夜、长时间压力过大、负面的情绪易致内分泌失调,生物钟紊乱,紧张,焦虑等等表现,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可能,严重可出现猝死。
2、大量饮酒
摄入过多酒精,对肾脏、肝脏和心脏会造成很大的负担,易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出现酒精中毒之后,还会引发心脏衰竭,严重时引起猝死的症状。
3、噎食性猝死
有些人的吞咽反射比较迟钝,吃完饭后往往呈现出现噎食的状态,大量的食物堵塞气管和食管,也易出现猝死的症状。
4、肥胖
肥胖人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会比正常人高很多,因为肥胖的人血管若积累比较多脂肪,容易造成血管阻塞。肥胖的人还易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的话,易出现心肌梗死。
5.久坐
长期坐着属于静态性动作,血液循坏变慢,下肢血管易阻塞,形成静脉血栓,运动时血栓脱落造成肺梗塞,严重可能导致猝死。
6.有心脏病人群
有心脏病人群的猝死率是普通人群的4-6倍。各种心脏病都可能发生心脏猝死,其中冠心病、心衰、肥厚型心肌病、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最常见。既往有心脏性猝死容易再次发生心脏猝死。30%-50%的心脏性猝死存活者在1年内可能会再次发生猝死。
4
猝死的急救
如果不幸身边遇到有人发生猝死表现(晕倒、呼吸心跳骤停),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旦遭遇身边的人发生猝死表现,人们往往显得六神无主,慌乱不堪,第一反应多是打电话给120。但这种方式反而会延误病人的抢救,错过最好的抢救时机。应立即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如果周围有除颤仪)。
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发现得越早,心肺复苏术开始的时间越早,存活率就越高。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发生3秒钟后,人就会因脑缺氧感到头晕;10-20秒钟后,就会出现意识丧失;6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进入脑死亡阶段。时间就是生命,每延迟一分钟,抢救的成功率下降7~10%,因此抢救必须分秒必争。一般人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至6分钟内,如果在6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病人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就极为渺茫。
普及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真的非常重要,关键时刻可以帮助他人。
5
预防最重要
一旦发生猝死,抢救的成功几率很低。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1、定时体检
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自觉身体健康的人,都应定期进行体检。以发现一些具有发生心脏猝死潜在危险的患者。
2、养成及时就医的习惯
尤其在冬季,当胸闷、胸痛发作次数增多、程度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立即去就医。
3、健康的生活方式
(1)平衡膳食、戒烟、饮酒需适度:多食富含植物纤维的粗粮、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控制甜食,低盐饮食,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用餐不宜过饱,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2)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精神紧张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精神过度紧张还会诱发心律失常,老年人情绪激动很容易诱发心肌梗塞、脑出血、脑梗塞等意外。
(3)生活规律、起居有常、适量运动、避免久坐。
(4)不宜快速喝入大量冰凉饮料,以免诱发冠脉痉挛。
(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使劲大便诱发心肌缺血猝死。
(6)有基础疾病者随身携带相应的急救药物。如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物。
【免责声明:本文参考搜狐健康相关资料及部分网络资料,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推荐阅读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