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进入深秋,很多年轻人还一直穿得很单薄,还总用“春捂秋冻”来搪塞。那么这些说法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小郎中特地邀请几位知名大咖,为大家解惑!
“春捂秋冻,百病难碰”
有温度限制
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樊新荣:春捂秋冻,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要“适度”。
所谓春捂秋冻,是指春秋换季时候,穿衣服应该一层层地递减或递增,谨防春秋温差大,突然地增减衣物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春秋穿衣服要尽量做到上薄下厚,就是底下,足部、腿部要保暖。肚脐不能露,脚、关节这些都是不能露的!
在昼夜温差超过8-10摄氏度的时候,也要适当增减衣物。
标准温度
如果春天到了15℃以上,维持两周的时间,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脱掉冬天衣服,换上春季的衣服。
秋天呢,如果气温降到15℃以下,两周以上,我们就可以穿上秋冬的衣服了。
另外,对于老年人、小孩、体质虚弱者只能春捂、不宜秋冻;对于患冠心病的人来说,遇冷后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就可能会突发心梗等疾病,这是大忌。另外,像糖尿病患者、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也都是不能冻的。
“十年鸡头赛砒霜”
毒不过鸡内脏
民间素有“十年鸡头赛砒霜”的说法,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鸡在啄食过程中,会不断将有害金属存于脑组织,鸡龄越大,储存量越多,毒性越强。
对此,湖北省中医院肾病内科主任医师金劲松表示,这种说法没有什么依据。
事实上,鸡吃的食物中可能会含有一些重金属,鸡啄食后食物通过食道进入体内,肝脏才是解毒器官,肾脏属于排毒器官,相对于鸡头,重金属在这两个器官里的残留量更多。
而且现在大规模养鸡场里的鸡饲养周期很短,即使是农村散养的土鸡养到5年以上的也很少,所以实在不必担心有“十年鸡头”的存在。
但是,虽然鸡头并不“毒”,但胆固醇含量较高,也不能多吃。
“夜里磨牙,肚里虫爬”
二者无关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睡熟后磨牙的人,“咯吱咯吱”的声音让人心惊胆战。而老人们常说:“夜里磨牙,肚里虫爬”,认为这和寄生虫有关。
湖北省中医院肾病内科主任医师金劲松说:引起磨牙的因素有很多。第一是心理因素,磨牙是紧张、焦虑等情绪的一种释放方式;第二是中枢神经因素;第三是外界刺激因素,比如大量酗酒、吸烟、饮用咖啡等;第四是疾病因素,例如帕金森、抑郁症等。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科学结论证明磨牙和肠道寄生虫有关,所以如果有磨牙情况的发生就去乱食打虫、驱虫药物是非常不靠谱的。
“原汤化原食”
不利于消化
吃完饺子、面条,再喝碗饺子汤、面汤,这是很多北方人的饮食习惯。
“化”有“消化”的意思。这些人认为,吃完原食再喝原汤可以很好地助消化。
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科主任医师刘敏指出,“原汤化原食”没有科学道理。人们消化食物靠的是胃分泌的胃酸、胃蛋白酶等,而不是靠原食煮出的原汤,那是根本消化不了的。
此外,很多家庭煮饺子或面条后会加入一些盐,这样煮完再喝汤,盐的摄入量比较高,还会促进高血压病发,不利于健康。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
饭后不能马上走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博士陈祖辉看来,饭后散步,可以促进肠道有规律地蠕动,帮助消化和吸收,饭后散步确实有益健康。
不过,饭后百步走有很多讲究,若方法不对,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所谓的“饭后”,是指吃完饭30分钟以后才能运动,而不是饭后马上就去剧烈运动。
“老眼昏花”
眼前黑影不是因为老,是病!
视力下降、看东西视物变形,眼前还有一团黑影,很多人认为这是身体衰老的正常现象。
殊不知,这并非“老”的缘故,很有可能是老年黄斑变性捣的鬼。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黎晓新教授表示,老年黄斑变性多发于50岁以上老年人身上。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建议50岁以上老人、有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和吸烟史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一旦出现看东西变形、有黑影,应马上就医。
“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
没那么严重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的一教授表示,茶垢是由于茶叶中的部分叶绿素、茶多酚、蛋白质等发生络合反应而形成的。铅和汞含量甚微,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致癌就更不可能。
但长年不清洗茶垢容易滋生霉菌,建议用食用盐或牙膏涂抹后用牙刷用力地刷洗茶杯,最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伤风宜食,发烧宜饿”
有点道理
2002年,荷兰一项研究显示,整夜禁食的确可以增加抗击发烧的细胞数量。
不过,大家千万不要因为这个俗语而不吃东西。生病时适量饮食可帮助保持体力,而且多喝水能防止缺水并稀释可能引起充血的体液。
“吃的油腻易起痘”
内分泌失调才是元凶
粉刺与压力和激素增加有关。注意饮食平衡、经常锻炼、减少压力,一天用温和的清洁乳液洗脸两次去除细菌,就不需要担心粉刺问题。
文章来源:养生中国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