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中国药学会在京发布“2018年公众十大用药误区”。发布会上,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丁丽霞呼吁:全社会关注安全用药,学习用药常识,促进全民健康。
1、追求疗效滥用药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而有些国人偏偏追求立竿见影的疗效而滥用药。古稀之龄的李大爷就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偶染感冒后去药店配了一盒快克,正规剂量是每日二次,每次一粒,而且有前列腺肥大或增生及青光眼禁用。可李大爷为了追求疗效,擅自加大剂量,每次服二粒,每天二次,可到了晚上尿潴留差点被尿憋死,只得上医院住院导尿后又做了前列腺手术!
2、自行停药没危害
持这种观点的人,都是自以为是,片面认为医生及药师的建议是不足信,对专业的医嘱及药嘱不当一回事。本村的刘叔在高血压筛查中诊断后二级,服药后多次监测血压正常,擅自停药一个月后突发脑溢血死亡!
3、胰岛素有依赖性
本村有位三十挂零的糖尿病患者,去医院诊疗时配了胰岛素治疗,不料这位村民一回家就把一个月剂量三百余元的胰岛素针扔进了门前的河里。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年纪轻轻打这针,要依赖这针过一辈子,医生不是害人吗?我苦笑而哑言。
4、使用药品不得法
高血压的最高峰值在早上八、九点及下午三、四点,而且现在的降压药都是长效剂,故医生或药师一般推荐早上服药。但是有很多高血压患者喜欢晚上服药,因为他们认为高血压在夜晚出事多。
5、别人能用我就用
近几年由于铁皮枫斗人工载培技术的普及,市场上的铁皮枫斗量激增,而带动了很多盲目跟风服食铁皮枫斗的人。但是在不辨证体质的你用我也用的从众心理下长期服用后,对于阳虚湿盛的国人非但没有效果,反而越吃越怕寒,越吃体质越虚弱!
6、不良反应很可怕
有些人讳疾忌医,有些人讳病忌药,这些极端的例子不是个例。有人牙痛配了甲哨唑,一看说明书致癌,就吓得不敢吃了;有些人服药前先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看到副作用大就不敢吃!但是没有副作用的药是绝对没有的,过份的担心毒副作用而因噎废食更是不足取!
7、偏方秘方治大病
”丹方气煞名医“,”一味草药治大病”,这些观点在社会上有很多人相信,故家中有人得了重病,总有一些家人会访求”老中医”,以期望奇迹。虽然民间也有真才实学的大家,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沽名钓誉的骗子。所以说偏方秘方可能也治愈过一些病,但是有病还是应该到正规医院治疗!
8、海淘药品放心用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与便捷,而淘宝网更让国人爱货比三家。药品即是商品又不同于商品,而有病只想线上咨询淘药是不妥的。因为疾病的复杂多变及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国人的个体化用药指征。
9、换季就去洗血管
大鱼大肉的不良生活习惯及安逸的生活习性,使国人得心脑血管意外的机率直线上升,而不改变饮食习惯及提倡动劳结合的生活方式,寄希望借助药物冲洗血管以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幼稚思想,在老年人心目中认为是理所当然!而有医药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荒唐的谬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原因决不是血管没有冲洗干净那么简单!
10、回避风险不接种
当有报道在预防接种中出现了不可预测的很小很小风险时,有的人就固执地认为接种有危害,排斥预防接种。认为好好的身体,用不着打针吃药。但预防接种是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最简便方法,也是人类战胜疫病疫灾及驾驭自然的伟大见证,所以提倡积极踊跃的预防接种,即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据悉,这些误区是中国药学会从其主办的“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活动中收集到的81.6万次有效答题中分析梳理得出,它们具有公众误识率较高、潜在风险较大的特点。
而作为一名与药品接触最广泛、最频繁的执业药师,自觉抵制不合理用药,纠正国人对用药的盲目及跟风,杜绝缺乏针对性的滥用,倡导国人安全、有效用药的社会风尚!作为一名药学专业人士,为社会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是一种责任与职责,也是一种使命与义务!
亲,中国药店公众号长期公开征集稿件,如您欲抒发心声、记录生活、分享经验……可以文字或图片形式将作品发送到yaodian2018@163.com(邮箱),稿费=200元+阅读量*0.01元。温馨提示,投稿时请注明联系方式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